“創新發展跨界共生 成果轉化生態構建”
第四屆紫外LED會議暨長治LED產業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8月22日,“第四屆紫外LED會議暨長治LED產業發展大會”在山西長治盛大開幕。會議由長治市人民政府與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共同主辦。長治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承辦。主題是“創新發展跨界共生 成果轉化生態構建”。山西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湯志平,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胡勇,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武東升,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席虎平,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郭九林等省領導出席會議,長治市委書記陳耳東致辭,長治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向陽主持大會開幕式。
大會現場
會上,大會名譽主席、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原秘書長韓永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科技日報社原副社長張景安,大會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顧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實驗室主任、教授江風益,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聯合秘書長、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原司長靳曉明,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原司長王曉方,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原氣候司一級巡視員謝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原副主任何杰,大會聯合主席、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理事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晉閩等領導、院士專家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等高校科研院所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精英、行業組織領導和產業鏈產學研用不同環節嘉賓代表,以及長治市市委、市政府領導、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等近400人,圍繞紫外LED前沿技術發展以及“紫外LED+”的更多可能性,以及展開深入的探索與探討,交流最新技術進展與發展趨勢,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加強國內外紫外LED產業鏈創新資源的集聚開發與合作,挖掘全產業鏈優質創新資源和成果轉移轉化機會,全面助力產業協同創新、應用推廣和生態完善。攜手促進紫外LED技術與應用發展。
長治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向陽主持大會開幕式
創新發展升級與生態完善 加速跨界融合共生
紫外LED是繼藍光照明LED之后,又一個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環保、醫療、工業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漸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正展現出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應用不斷拓展,正在加速在不同領域的滲透,具有跨界融合的潛力和機遇。紫外LED領域,需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通過構建全產業鏈條的生態體系,可以推動紫外LED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完善。
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
近年來,山西省圍繞材料、裝備、芯片、封裝、應用整個環節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進行布局,不斷提升在半導體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紫外LED作為第三代半導體光電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替代紫外光源、光固化、光醫療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山西省高度重視紫外LED產業的發展,經過積極發展已形成了太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群,長治半導體光電產業集群的優勢集群。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致辭時表示半導體行業是創新人才、市場以及供應鏈等要素高度集聚的行業,必須始終圍繞產業鏈的部,署創新鏈要跟上,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希望產學研用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力量能夠聚焦紫外LED高價值技術研究,積極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的攻關,強化基礎項目研究,參與各類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或培育基地的建設,力爭再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合力推動產業協同創新和完善生態,圍繞半導體產業成果應用、跨界共生等深化合作,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落地。也希望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力量,進一步深化和山西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更好的發揮山西的比較優勢,共享行業的發展新機遇,合力為紫外LED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大力量。
大會名譽主席、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LED產業已成為中國高精技術產品的一張名片,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與代表性產業。紫外LED在醫療保健、農業、工業、環保等眾多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大會名譽主席、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致辭時表示,當前,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的時代,山西作為傳統產業大省正積極的走在科技創新引領的發展道路,大力度布局發展新技術為產業發展賦能,其中長治已在紫外LED產業領域建立了自己的基礎與優勢,相信面對新的時代機遇會有更好的發展成就。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原秘書長韓永文
紫外LED正逐漸成為全球LED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眾多應用領域的市場滲透日益提升,正在成為半導體光電領域具有很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原秘書長韓永文致辭時表示,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紫外LED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發展多領域應用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范例,也是產學研用融合進行科技創新的范例,長治市在國內率先布局紫外LED產業,并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造紫外LED產業鏈集群,形成極具發展態勢,擁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紫外LED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會不斷衍生出許多可知和未可知的新型產業鏈條,紫外LED技術發展空間無限,應有場景與產品拓展空間無限,將助力紫外LED產業繁榮發展。
大會聯合主席、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理事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
新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處于重塑的歷史關鍵期,以第三代半導體為代表的化合物半導體有可能是格局重塑的重要突破口。大會聯合主席、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理事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致辭時表示,我國的能源戰略功率半導體,無論是碳化硅和氮化鎵都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階段,光電領域是應用驅動,市場拉動產業發展,也是我國構筑產業優勢長板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超越照明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人工智能、光電融合、光互聯等時代發展趨勢下,光電的多領域應用將發展迅速。長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擁抱光科技產業,力求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長治乃至山西的紫外LED產業,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長治市市委書記陳耳東
長治市市委書記陳耳東同志致辭時表示,LED產業是加快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近年來,長治始終堅持優化產業生態,秉承先建生態后做產業的理念,努力構建內在統一、高效協同的LED產業生態體系。長治正成為重要的LED主產地和出口基地。未來將繼續深耕LED產業,實現產業集群鏈式發展,LED產業助推長治轉型發展的優勢支柱產業。長治也將創優營商環境,搭建合作平臺,優化服務,希望更多產業在長治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在長治轉化,也歡迎更多的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來長治投資興業,共創LED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紫外LED技術應用持續前進 為產業拓展空間和深度賦能
大會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教授顧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實驗室主任、教授江風益,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教授沈波等院士專家領銜的嘉賓們帶來重量級報告,從技術、產業、工藝、應用、趨勢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交流紫外LED產業最新進展及前沿新方向。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晉閩,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王軍喜,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許福軍聯合主持了大會主題報告環節。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晉閩
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研究員顧瑛
紫外光(UV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一個復雜且多方面的話題,涉及到UV光的不同波段對人體的不同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研究員顧瑛做了“紫外光與人類健康長壽息息相關”的主題報告,當前國際范圍情況來,人類普遍面臨維生素D攝取不足、攝取困難,以及由此而來的健康問題挑戰,報告結合相應的原理與研究數據,分享了相關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進展,比如可穿戴LED無創光療儀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實驗室主任、教授江風益
V形PN結銦鎵氮發光二極管憑借其高光提取效率和優良的熱管理特性,代表了現代LED技術的重要進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實驗室主任、教授江風益做了”V形PN結銦鎵氮發光“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報告顯示,研究突破了“黃光鴻溝”難題,創造出無需經過稀土熒光粉轉換的LED照明產品,微米尺度紅光LED光效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動態先似乎,突破了高性能AR技術—智能眼鏡制造技術瓶頸之一。推動了藍光LED工作電壓的降低及其照明光源更節能。
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教授沈波
深紫外發光材料和器件在許多高科技應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深紫外高效發光材料和器件在許多高科技領域中展現了巨大潛力。隨著技術的進步,深紫外光源的效率、成本和穩定性將不斷提高,推動其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和精密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教授沈波做了”深紫外高效發光材料與器件研究“的主題報告,分享了研究進展與成果。報告顯示,研究基于高質量AIN外延及高效n型,p型AIGaN摻雜,倒裝結構深紫外LED器件峰值電光轉換效率達12.98%。提出基于GaN模板的深紫外LED新路線,實現4英寸垂直結構的晶圓級制備,器件峰值外量子效率達9.63%。
南京大學教授、鎵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海
寬禁帶半導體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探測器件具有顯著的材料性能優勢。高性能紫外探測器在工業、農業、醫藥衛生、以及環境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南京大學教授、鎵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海帶來了“寬禁帶半導體紫外光電探測器研究進展與產業應用”的主題報告,分享了相關研究進展。報告指出,常規結構GaN基和SiC紫外傳感器,以及EUV探測器已經達到產業化水平,并在不斷拓展新型應用。由于材料成熟度較高,SiC紫外單光子探測器已經可以實現較好的性能。
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原副院長張開
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遠程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原副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京東醫療區原主任張開做了“紫外助力人類健康”的主題報告,分享了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的實踐歷程與產業化最新進展。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培培
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是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傳染病防控的國之重器,消毒是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培培做了”高致病性傳染病與消毒”的主題報告,結合生物安全實驗室消毒的特點和要求、主要消毒場景,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域新形勢,以及LED紫外消毒的特點,報告指出,LED紫外消毒可進一步拓展使用場景,生物安全實驗室中物表消毒的場景很多,可根據細分場景拓展可能的應用范圍。關鍵是紫外消毒針對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評價一定需要有扎實的實驗室數據支撐,高致病性病原的消毒效果評價需要在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實驗室的智能化自動化是大趨勢,研發小型化自動化消殺儀器設備應是未來很好的一個方向。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建昌
紫外LED市場應用走勢,代表了典型的小杠桿撬動大市場的應用轉化,其放大效應體現在紫外LED不斷向已有和新興應用市場的滲透。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建昌帶來了“深紫外LED的產業拐點”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最新技術進展與趨勢,產業發展趨勢,以及中科潞安的最新產業化進展。報告指出,高性能、大尺寸是深紫外LED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大功率芯片光維持率持續改進和提升。氮化物紫外LED產業的發展,需要借鑒半導體照明的成功經驗,也將經歷萌芽期、發展期、爆發期、成熟期。如今,紫外LED產業正處在發展期,即將迎來產業發展的歷史拐點。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蘇州立琻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孫錢
垂直結構UVABC大功率LED具有高光輸出、優化的熱管理、高光提取效率和長壽命等多項優勢。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蘇州立琻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孫錢做了“垂直結構UVABC大功率LED方面的研發進展”的主題報告,介紹了硅襯底AIGaN基垂直結構UV-LED等相關最新研究進展,研究顯示,基于硅襯底垂直結構UVABC紫外LED芯片,UVA-LED光功率達到工業級水平,且硅襯底路線具備成本優勢,已實現產業化。短波UVA光效商業倒裝芯片提升2.6倍,初步實現垂直結構DUV-LED原型器件。
奧趨光電技術(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亮
氮化鋁在深紫外光電子、激光器和傳感器器件以及功率器件和MEMS/濾波器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奧趨光電技術(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亮做了“PVT超透明2英寸塊狀AlN基板及其在紫外光電子學中的應用前景”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氮化鋁基板的高成本主要來自晶體生長的技術困難,如雜質去除、極高溫度工藝、耗材成本和低產率等。奧趨光電開發了一系列專有技術來實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PVT生長反應器,并生長出高質量的2/3英寸AlN晶體,其遠UVC/UVC透明度與HVPE生長的AlN相當。
廣州市潤奧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杜鵬
UV LED固化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之中,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UV LED固化有望在更多領域獲得應用。廣州市潤奧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杜鵬做了“UV LED固化的發展現狀、機遇和挑戰”的主題報告,介紹了當前UV LED固化技術及固化設備發展狀況,以及適用于適用于UV LED固化的原材料,UV LED固化用光引發劑的相關進展。報告指出,UV LED使得更精確的控制成為可能,UV LED固化面臨的光引發劑匹配,表面固化等挑戰,也有望解決。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孫文俊
UV LED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正經歷快速的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展。高效能、節能、智能化和成本降低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和成本的降低,UV LED有望在飲用水處理、廢水處理和家庭水凈化等多個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水處理技術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孫文俊帶來了“UV LED在水處理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分享了UV LED水處理的機遇、瓶頸、創新及趨勢。報告指出,面對耐氯微生物和新污染物風險等現實,UV LED相對于傳統紫外性價比提高,多波段UV在水處理應用更具優勢。
廣州市鴻利秉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乾
UV LED市場和技術的持續發展帶來了許多新興市場和技術創新。從消毒和凈化到醫療和工業固化,UV LED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新技術如高功率發光、節能設計、智能控制和小型化等,推動了UV LED在多個領域的應用進步和優化。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UV LED將在未來的市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州市鴻利秉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乾做了”紫外發光二極管新市場與新技術探討“的主題報告,分享了紫外發光二極管市場現狀,以及紫外發光二極管技術突破點等內容,報告指出,外延芯片技術提升方面,深紫外UV LED可靠性提升明顯。深紫外效率有一定的提升, 總的仍難以達到市場要求。波長的豐富非常迅速,有利于打開更多的市場(222nm)。封裝技術的提升,有助于更多更多更優的解決方案。
臺灣順昶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張世易
CBC作為一種新型材料,逐漸在紫外光學和其他高性能應用中取代傳統的石英玻璃。臺灣順昶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張世易帶來了”CBC取代石英玻璃材料的應用“的主題報告,CBC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種射出級的高透紫外線材料,報告結合CBC材料的特點與優勢,分享了相關應用進展。
大會期間,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教授沈波主持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云峰、廣州市潤奧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杜鵬、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建昌、清華大學副教授羅海云、山西光益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奧趨光電技術(杭州)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亮、廣州市鴻利秉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乾等專家,圍繞未來五年紫外LED在芯片、封裝中的技術發展趨勢與挑戰,紫外LED固化在存量市場的替代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紫外固化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新興領域的應用狀況,紫外LED在光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現狀等產業發展熱點話題展開了高峰對話,產學研用互通信息,觀點激蕩,帶來諸多啟示以及關于技術產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發揮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勢 培育強化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長治市在國內率先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紫外LED產業,并不斷發展壯大LED光電產業,并以高科華燁集團、中科潞安為LED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頭部企業需求,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目前已初步形成國內少有的集襯底、外延、芯片、封裝、照明、顯示、消殺及光療等于一體的LED全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化發展效應將愈發凸顯,并在持續強化優勢力量。
會議期間,中北大學半導體與物理學院與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另有紫外LED智慧節能分質直飲水設備生產項目、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產業合作項目、紫外LED封測及應用項目等相關產業項目簽約。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23日圍繞“紫外LED創新應用”的主題方向,來自國內外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實力派嘉賓代表將深入研討,精彩分享將繼續。會議還同步舉辦紫外LED產業鏈企業、產品展示,多個半導體光電項目推介等豐富的活動,凝心聚力,助力對接資源,洽談合作。
更多論壇信息,敬請關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備注:上述信息未經嘉賓逐一確認,如有出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