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新型顯示 » 正文

國內高校實現MicroLED技術突破,涉及深紫外、光通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8-13 瀏覽次數:308

 Micro LED是具有超小尺寸、超高亮度、對比度、長壽命、低功耗、快速響應等優勢的新型顯示技術,其潛在應用豐富。目前Micro LED主要應用于大尺寸顯示、AR近眼顯示領域,隨著近年技術與成本的持續優化,Micro LED技術也在往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等更多應用領域延伸。

而在近日,中國高校團隊相繼在Micro LED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推動Micro LED技術應用往光通信和深紫外領域應用。

鄭州大學等團隊研發提升深紫外Micro LED效率新技術

近日,外媒報道,鄭州大學、鄭州軌道工程學院和北方民族大學研究團隊在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一種提高深紫外Micro LED效率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解釋,標準深紫外Micro LED存在嚴重的電子泄漏,空穴注入效率低的問題,且隨著尺寸越小,側壁缺陷越多,效率將進一步降低。為解決該問題,研究人員在空穴供應層和電子供應層(p-HSL和n-ESL)中引入了極化電荷(polarized bulk charges),以增強載體的結合,提高載體的注入效率。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新技術應用,團隊研究的DUV Micro LED電子密度提升了77.93%,空穴密度提升了93.6%。Micro LED的光功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別達到31.04 W/cm²和2.91%,在120 A/cm² 電流密度下,效率僅下降2.06%。

廈門大學與陽明交大研發紅/黃光Micro LED光通信技術

廈門大學和中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氮化銦鎵(InGaN)黃光、紅光 Micro LED應用于光通信 (VLC)系統當中,實現了更高的光通信效率。

圖片來源:ACS Publications

研究人員表示,與光通信系統中常用的硅基光電二極管相比,氮化銦鎵光電二極管具有低噪和高靈敏度的優勢。該研究表明,與之前使用的較短波長Micro LED光電二極管相比,此次研究的紅/黃光Micro LED對藍光擁有更高的響應程度。

據悉,長波長的氮化銦鎵Micro LED具有在新型顯示和可見光通信領域的應用潛力。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團隊為光通信應用制造了紅光和黃光Micro LED,作為光通信發射器和光電二極管 (PD),并采用應力調制工程和原子層沉積(ALD)技術來提高傳輸和檢測性能。

實驗結果表明,在用作光通信發射器時,紅光和黃光Micro LED在2000 A/cm²電流密度下表現出439.7和532.5 MHz的高調制帶寬,分別實現1.9和2.4 Gbps的數據速率。當用作光通信光電二極管時,具有高銦成分量子阱的長波長Micro LED表現出更長波長吸收邊緣,這有望在濾除熒光成分的同時實現對藍光更高的響應度。

另外,紅光和黃光Micro LED光電二極管的響應光譜與大部分藍色信號重疊,因此對于450 nm的波長光,紅光和黃光Micro LED的響應度分別高達0.208和0.135 A/W,高于現有的氮化銦鎵LED光電探測器。此外,研究團隊還表示,基于波長選擇性,長波長的Micro LED電二極管可濾除緩慢的熒光發射,從而實現高于硅基探測器數倍的白光調制帶寬。

(來源:LEDinside)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