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蘇州大學在量子點發光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11 瀏覽次數:287

 基于量子點發光材料的新型顯示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中日韓和歐美等國相互競爭的產業高地。為推進高性能量子點發光器件的實際應用,世界上多個科研院所和生產廠商正在從不同角度切入,力求取得重大理論和技術突破。

近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廖良生教授、王亞坤副教授從實現長程有序且兼具高導電性的鈣鈦礦量子點薄膜入手,通過艱難的實驗探索,提出了量子點表面調控新策略,在提升量子點發光效率及穩定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制備了兼具高發光效率和高穩定性的量子點發光器件。

所制備的鈣鈦礦量子點發光器件,在亮度為1000 nit的工作條件下可保持超過20%的外量子效率,且工作壽命相對提高100多倍,為同類器件的最高值。該研究團隊認為,制備長程有序量子點發光薄膜,對于提升激子有效利用率和器件穩定性至關重要。前期探索研究發現,雖然基于非有序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光器件可以實現較高效率,但是其中較小尺寸量子點的大比表面積會限制量子點-量子點間的載流子輸運,導致在高亮度下,器件效率和穩定性較差。

基于此,廖良生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雙配體協同策略,通過缺陷態鈍化策略與原位去除小尺寸量子點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成功制備了長程有序、致密、均勻和無缺陷的薄膜,且其優異性能在發光器件中得到驗證。該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長程有序量子點薄膜的可控制備新方法,還首次在鈣鈦礦量子點體系中實現了高亮度-高效率-高穩定性的有效統一。上述研究成果為高性能量子點顯示器件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新策略。

相關成果于2024年5月8日在《Nature》期刊線上發表(DOI:10.1038/s41586-024-07363-7),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是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王亞坤副教授為該文的第一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Haoyue Wan為共同第一作者;廖良生教授為通訊作者。同時,王穗東教授課題組在薄膜遷移率表征方面提供了幫助。

長程有序量子點薄膜示意圖

 

文章題目:Long-range order enabled stability in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作者信息:Ya-Kun Wang# (王亞坤), Haoyue Wan# (萬昊越), Sam Teale, Luke Grater, Feng Zhao (趙峰), Zhongda Zhang (張中達), Hongwei Duan (段宏偉), Muhammad Imran, Shui-Dong Wang (王穗東), Sjoerd Hoogland, Liang-Sheng Liao* (廖良生) 

(來源:蘇州大學)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