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設施農業 » 正文

四川南充LED植物工廠預計年產番茄250余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11 瀏覽次數:566

 在南充市高坪區江陵鎮嘉陵江畔有一座“固碳番茄工廠”——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全氣候智能溫室。

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2017年2月開工建設,是四川省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推進中法、川法合作的現代農業重點示范項目,也是法國與中國聯合實施的國家級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歐標循環農業區、濕地生態修復區和康養水鎮,被列入法國《2015氣候計劃》項目、2015年全球氣候峰會扶持項目。

該智能溫室作為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南地區第一個半封閉的全氣候智能溫室,探索出了一套生物固碳和智慧農業相結合的發展新模式。

栽培槽、暖通軌道兼容管、植株間暖通管、LED補光……在該溫室內,一行行碧綠的小番茄植株藤蔓盤旋而上,高達3米,如同一個個“固碳標兵”。溫室控制室的電腦上,氣溫、相對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值一目了然。

一個個圓潤鮮亮的小番茄掛滿秧藤,秧藤根部“種”在無土栽培的椰糠條帶上。小番茄植株下部是白色風筒,上面有無數個通風小孔,用于空氣循環、溫度調節和輸送二氧化碳。

“這個白色風筒是我們為小番茄增施二氧化碳的關鍵,也是小番茄高產的秘密武器之一。”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全氣候智能溫室現場負責人江敏對記者說,今年預計可以采摘小番茄250余噸,目前已采摘150余噸,產量是傳統種植的2倍以上。

“我們通過與法國、荷蘭等農業公司技術合作,為溫室安裝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統和設備。”江敏表示,設備收集外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智能控制系統再根據小番茄生長需要,通過白色風筒補充到溫室內,再通過光合作用轉換成小番茄的“一日三餐”,從而實現“碳中和”“碳利用”。

“傳統的農業更加關注光和肥料、水,而忽視了二氧化碳氣肥的作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380ppm左右,而小番茄植株進行光合作用最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為1100ppm—1500ppm,所以溫室內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有助于提高小番茄的產量和品質。”江敏說,此類技術在法國、荷蘭等現代農業國家已經普遍應用。

江敏舉例說,陰雨天氣向溫室內排放150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打開補光設備,幾個小時濃度僅剩500ppm。“傳統溫室內的小番茄植株常處于‘饑餓’狀態,定期給溫室補充二氧化碳氣體,不僅能促進植株根系發育,提高植株光合作用的強度和效率,還能讓小番茄植株對葉霉病免疫。”

據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全氣候智能溫室工作人員統計,2萬余平方米的“番茄工廠”一年固碳量200余噸,相當于植樹10000余棵,對嘉陵江南充段鳳儀灣區域氣候調節效果明顯。(來源:四川電視臺直播四川聯盟官方賬號)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