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萊特光電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4,138.9萬元,同比下降6.4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74.32萬元,同比下降23.23%;扣非后凈利潤為3,230.27萬元,同比下降26.71%;基本每股收益為0.11元,同比下降26.67%。
萊特光電表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變動主要原因是萊特光電調整客戶及產品結構,主要業務OLED有機材料收入雖同比增長15.71%,較上年同期增長1,768.81萬元,但醫藥中間體收入及其他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1,969.51萬元、768.6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1,323.38萬元、1,177.43萬元,主要原因是萊特光電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803.80萬元、政府補助同比減少613.36萬元所致。報告期內,萊特光電OLED有機材料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
萊特光電就公司主要業務進展披露如下:
OLED終端材料方面,萊特光電緊抓材料國產化機遇,持續推進OLED終端材料產品的系列化發展和客戶的全覆蓋,萊特光電OLED終端材料出貨量穩步增長,產品結構不斷豐富。Red Prime材料、Green Host材料穩定量產供應,新產品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Blue Host材料在客戶端積極推進國產替代,形成多樣化及系列化產品布局,為萊特光電未來業績快速增長奠定基礎;客戶方面,萊特光電持續供貨頭部客戶,新增視涯等硅基OLED客戶,目前正在量產測試。同時萊特光電持續向維信諾等新客戶送樣測試,合作進展良好。
OLED中間體方面,萊特光電持續優化OLED中間體產品及客戶結構,著力推進高附加值氘代類產品的拓展并取得較大突破,萊特光電與海外客戶簽訂氘代類產品銷售協議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對萊特光電OLED中間體業務產生積極影響。
在研發創新方面,萊特光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堅持“前瞻、在研、應用”三代產品同步推進的研發路線,重點推進了紅、綠、藍三色主體材料和發光功能材料的開發。萊特光電量產產品Red Prime材料持續迭代升級,新一代產品通過頭部客戶的驗證測試,使得客戶器件亮度、發光效率顯著提升;Green Host材料率先在客戶端實現混合型材料的國產替代,穩定量產供應,相關性能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新產品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等在客戶端驗證進展良好,同時萊特光電與京東方合作開發Blue Host材料,加快推進國產替代。
研發成果方面,萊特光電新增82件發明專利申請,獲得55件發明專利授權。截至報告期末,萊特光電累計申請專利733項,獲得授權專利229項,發明專利占比97.82%,保護區域覆蓋中國、美國、歐洲、韓國和日本等國家。萊特光電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及相關市場需求動向,積極進行TADF、超熒光材料的開發、以及鈣鈦礦等其他新材料和設備的研究探索。同時,萊特光電加強與客戶合作開發、加大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增強萊特光電研發實力,提升開發效率。
(來源:愛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