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底,隆利科技與德國博世集團簽訂30億元Mini LED背光車載屏供貨訂單。在業界看來,這給Mini LED車載屏產業鏈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即上海車展)上,多家車企展示了搭載Mini LED背光屏幕的新車,讓Mini LED背光車載屏又賺了一波眼球。
在彩電終端逐漸放量的同時,Mini LED顯示技術也開始在車載領域露崢嶸。業內研判,Mini LED背光技術“上車”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瓶頸, 2025年或將成為真正起量的關鍵階段。
車廠“相中”Mini LED
今年2月,理想汽車正式發布L7新款車型,顯示屏部分順應了當下多屏化、大屏化、智能化的趨勢,位于方向盤上方的安全駕駛交互屏便采用了Mini LED背光顯示屏。這是理想汽車繼L9車型第二次導入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屏,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車新勢力使用Mini LED背光車載屏的意愿正不斷加強。
TCL華星Mini LED背光47.5英寸完全無縫超薄一體式車載曲面屏幕
今年4月發布的林肯新一代航海家搭載了雙23.6英寸環抱式4K超高清屏,應用MiniLED Local Dimming背光技術,實現1000NIT的最大亮度,在強光下畫面依然清晰,實現85% NTSC廣色域。
上海飛凡R7搭載隆利科技MiniLED背光車載屏
而早在2022年年初,Mini LED背光車載屏就被奔馳純電動車VISION EQXX采用,該屏為47.7 英寸一體式顯示屏,具有8K分辨率和3000多個局部調光區域,這意味著其僅在使用特定部分時才會消耗電力,這為車企高端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去年11月,通用汽車推出了三款未來車型,凱迪拉克 LYRIQ、凱迪拉克 CELESTIQ以及別克 Wildcat概念電動車,均采用了超長Mini LED背光車載屏。
截至目前,除了造車新勢力理想、蔚來,上汽榮威、長城汽車、凱迪拉克、奔馳、林肯等也導入Mini LED背光車載屏,通用汽車、福特、寶馬、Volvo等汽車品牌也表示未來將推出相關車型。Mini LED背光車載屏在市場需求端的利好信息不斷釋放。
大規模導入仍存顧慮?
與傳統LCD背光技術相比,Mini LED顯示技術具有超高對比度、超高亮度、色域廣的特點,顯示效果更好;與OLED技術相比,Mini LED顯示技術在可靠性、穩定性、超高亮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隆利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Mini LED顯示技術是一個滿足中高端需求的解決方案,綜合目前的技術水平、生產成本等因素,Mini LED技術能滿足車載顯示模組在壽命、產品抗震、耐高低溫、安全性、節能等方面的高標準和要求。
記者從天馬微電子獲悉,相較于常規LED背光,Mini LED可以實現對單獨光源的主動控制,通過減少LED的點亮數量以降低屏幕的功耗與發熱,能更好地助力新能源汽車超長續航,實現“里程無憂”。
記者了解到,2022年,有許多汽車廠商考慮導入車用Mini LED背光車載屏,但是大部分還在評估階段,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個。
“車廠目前比較顧慮的首先是能否通過車規要求,其次就是成本。”廣州市鴻利顯示電子有限公司FAE部經理雷浩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汽車廠商在選用Mini LED背光車載屏時,成本在整車的占比會是第一考慮重點。同時對于供應商提供方案的創新性和差異性也非常重視,如果方案有足夠的創新以及競爭上的差異性,可考慮在成本控制上適當放寬。同時,汽車廠商對供應商的車規認證和技術積累也非常重視。”聚飛光電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出于行駛安全、零部件使用壽命等考慮,Mini LED背光車載屏需要經過車規級認證,記者通過采訪得知,傳統顯示屏車規認證周期在1年左右,而Mini LED是新型顯示技術,認證周期在16~24個月,未來一兩年將實現規模增長,這也讓品牌廠商在選擇Mini LED技術時會更加謹慎。
據悉,Mini LED背光車載屏價格比一般LED背光顯示器的要高1.5倍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3倍。高工產研LED研究所研究指出,目前Mini LED背光成本較高的因素主要是基板、驅動IC和芯片等。
記者了解到,PCB基板占據Mini LED成本約50%比例。以前,能夠滿足要求的PCB基板基本都需要進口。隨著更多產業鏈企業的入局,2022年這一情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目前中國市場Mini LED背光采用的PCB基板已經基本實現本土化,僅有部分仍基于進口。據悉,PCB的成本中材料占比高,材料降價空間非常小,而更大的降本可能需要技術的革新,比如說未來的玻璃基板。
“綜合而言,Mini LED若能提升工藝良率、生產自動化水平、系統方案設計、供應鏈配套等方面,實現降本增效,Mini LED將會實現快速滲透,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隆利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數據來源:群智咨詢
群智咨詢(Sigmaintell)車載顯示資深分析師陳自偉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Mini LED背光車載屏的出貨規模將在80萬片左右,同比增長約5倍以上,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400萬片的規模。
上下游力促Mini LED“上車”
今年以來,Mini LED在面板端技術突破不斷,更多分區、更高對比度、更大曲率、隱藏顯示、更環繞沉浸等特質為智能座艙帶來未來科技感。
京東方推出雙12.3英寸智能木紋表面Mini LED隱藏顯示,打造了逼真的仿木紋材質,息屏時與座艙內飾融為一體。TCL華星47.5英寸Mini LED無縫超薄一體式車載曲面屏幕,集儀表、中控、副駕駛娛樂功能于一體,營造出沉浸式的環繞體驗。天馬微電子12.3英寸AM COGMini LED車載屏,實現2400分區和超過1000000:1的超高顯示對比度。
與此同時,LED廠商量產交付進展進一步加快。隆利科技向記者表示,2023年公司擬建設“中大尺寸Mini LED顯示模組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為Mini LED量產產能做好了準備。聚飛光電已經順利實現43英寸超大屏車用Mini LED背光燈板的交付,正在擴建位于蕪湖的Mini LED生產基地。鴻利智匯6月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Mini LED車載背光產品已獲諸多車企及tier1廠家認可,“Mini LED二期項目”目前已根據現有產能合理布局,未來將逐步釋放產能。
芯片端和PCB背板端也取得突破。集創北方3月底宣布,針對汽車智能座艙的市場需求,已完成車載TDDI芯片、車載Bridge芯片、Mini LED驅動芯片及車載電源管理芯片領域的布局和項目預研,已進入測試階段的Mini LED驅動芯片產品有望于今年實現量產。華引芯(張家港)半導體有限公司量產基地在3月啟動,主要生產車規級高端光源芯片以及Mini LED芯片,Mini LED光源模組月產量出貨達3萬臺/月。晶臺股份已具備MiniLED背光POB方案封裝器件的研發與制造能力。中京電子配套MiniLED用PCB產品目前穩定向相關客戶提供批量供貨。景旺電子的PCB產品可用Mini LED,訂單交付情況良好。
“國產廠商目前已經在Mini LED顯示領域具備全產業鏈能力,通過協同發展會進一步降低Mini LED顯示面板的成本。”聚飛光電相關負責人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成為Mini LED背光車載屏開拓市場的支點。陳自偉指出,目前A-si LCD產品仍然占據車載顯示70%左右的份額,LTPS LCD在車載顯示市場的份額在上下游企業的積極推動下快速增長,預計2023年全年出貨占比將會達到30%左右,而Mini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在車載顯示上的應用還處于前期推廣導入階段,占比均不足1%,但隨著新技術產品成本的下探,未來Mini LED車載產品出貨量將保持快速增長。
“如果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的成本能做到傳統車載的1.2~1.5倍,會比較容易切入批量市場。如今,技術上經過差不多5年的積累,Mini LED背光技術方案已經較為成熟,沒有太大的技術瓶頸。”雷浩表示。
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至2025年將是Mini LED背光車載屏起量的關鍵時期,目前而言,要快速切入市場,需要的是從器件到整機再到終端車企之間的配合。
Mini LED背光顯示技術“上車”對于相關廠商而言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將是技術突破、成本優化、應用場景拓展等全方位的比拼。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作者丨盧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