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功率半導體廠商蘇州鍇威特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鍇威特”)科創板IPO獲得了上交所受理,擬募資5.3億元。
功率器件中的平面MOSFET為鍇威特主要收入來源,營收貢獻超80%。公司產品不僅形成了40V-1500V電壓段產品系列,而且經歷三年多的研發后,具備了650V-1700V SiC MOSFET的設計能力,目前已小批量出貨。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公司董事長丁國華、上市公司甘化科工、總經理羅寅分別持股20.26%、19.1%、17.09%居于前列。公司方面稱,丁國華通過直接、間接,以及與羅寅、港鷹實業、陳鍇為一致行動人關系,合計控制公司62.93%的表決權,為鍇威特實控人。
記者注意到,盡管鍇威特整體業績受行業景氣度影響保持增長,但受產能瓶頸制約,公司不僅優勢業務中測后晶圓銷量同比下降27.5%,而且遭遇深愛半導體等同行搶單。
由于丁國華、羅寅、甘化科工以及陳鍇等股東各自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持股比例頗為相近,未來鍇威特或面臨控股權不穩定的風險。此外,丁國華如何成為鍇威特第一大股東,以及與無錫硅動力微的關系等問題亦等待公司進一步解答。
中測后晶圓銷量下降三成
鍇威特主營功率半導體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截至2021年末,公司功率器件、功率IC和技術服務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7.51%、5.76%、6.48%。從產品形態來看,公司產品主要分為中測后晶圓、封裝成品和裸芯。

功率器件中的平面MOSFET為鍇威特主要收入來源,營收貢獻超80%。公司產品不僅形成了40V-1500V電壓段產品系列,而且經歷三年多的研發后,具備了650V-1700V SiC MOSFET的設計能力,目前已小批量出貨。
受益下游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產能供給嚴重短缺等因素影響,鍇威特與其他多數同類廠商一樣迎來業績快速增長,近三年營收年均復合增速達40.21%。尤其是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2.1億元,同比增長53.1%,扣非歸母凈利潤439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記者注意到,2021年鍇威特總營收占比達80%的中測后晶圓銷量同比下降27.5%,而封裝成品銷售銷量卻同比增長6.4倍。由于MOSFET價格均有所提升,公司中測后晶圓實現營收1.34億元,同比增長18%。但封裝成品卻同比增長6.08倍,營收占比提升13個點至16.6%,成為當年業績增長的主推手。
“出于推廣自身品牌、成本等因素考慮,多數客戶往往直接采購未封裝晶圓產品。但2020年下半年以來,行業內晶圓和封測的產能比較緊缺、價格不斷上揚,部分客戶逐步轉向直接采購成品。”華東一家芯片廠商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中測后晶圓產品線較為單一,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該業務成長空間有限。
不過,對于鍇威特而言,除了市場原因外,晶圓產能短缺也是制約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上述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晶圓供需失衡的狀況下,不少下游客戶更青睞有產能保障的廠商。”
例如,深愛半導體(新三板掛牌公司,代碼833378,以下稱“深深愛”)和鍇威特均為功率半導體廠商,前者為IDM經營模式,而鍇威特采用Fabless模式。2021年,鍇威特的老客戶必易微和晶豐明源分別從公司采購MOS金額為2376萬元、204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2%、2.24倍。但同期上述兩家客戶從深深愛采購的金額分別為6497萬元、7207萬元,無論是銷售金額還是同比增幅,均大幅高于鍇威特。
鍇威特方面稱,2021年重要供應商漢磊科技調整了經營策略,減少了為公司代工的產能。為了應對產能的瓶頸問題,鍇威特與另一家供應商西安微晶微簽署了《擴產合作協議》。公司購置價值7377萬元的晶圓加工設備并投放于西安微晶微生產線,以鎖定并進一步擴大晶圓產能供給。
背后潛伏多家產業鏈公司
此次鍇威特科創板IPO擬募資5.3億元,分別用于智能功率半導體研發升級項目、SiC功率器件研發升級項目、功率半導體研發工程中心升級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從募投項目規劃來看,公司并沒有計劃自建產線,稱未來將進一步尋找開辟新的代工廠。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公司董事長丁國華、上市公司甘化科工、總經理羅寅分別持股20.26%、19.1%、17.09%居于前列。公司方面稱,丁國華通過直接、間接,以及與羅寅、港鷹實業、陳鍇為一致行動人關系,合計控制公司62.93%的表決權,為鍇威特實控人。
記者進一步穿透股權,發現不少產業鏈公司直接或者間接入股了鍇威特。其中,上市公司禾望電氣全資子公司禾望投資直接持有公司2.86%股權;甘化科工董事、全資子公司升華電源總經理馮駿的配偶彭玫直接持有公司0.95%股權;南京環宇集團董事長趙建光直接持有公司0.95%股權。
據悉,禾望電氣、升華電源和環宇集團均為鍇威特下游重要客戶。對于入股的原因,禾望電氣方面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基于保障供應鏈安全的考慮,往上游材料延伸布局。”
不過,由于丁國華和其他幾家股東持股比例頗為接近,未來或存在控股權不穩定的風險。其中,丁國華和羅寅分別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持有公司21.91%、20.01%股權;甘化科工直接持有公司20.26%股權;公司董事陳鍇及其母親倪芬琴合計持有公司17.35%股權。
記者注意到,鍇威特有限(公司前身)2015年初創時僅羅寅、陳鍇及其關聯方港鷹實業、財務投資人陳國祥,三者股權占比分別為30%、50%、20%;陳鍇曾任中科招商副總裁秘書,是一名90后的財務投資者;丁國華曾任無錫硅動力微高管,過往持有過該公司股權,且直至2019年1月才卸任該公司董事。
鍇威特并沒有披露丁國華如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過程,亦稱不存在代持行為。但是在初創當年鍇威特即獲得了5項發明專利,占現有發明專利總數的62.5%。初創時第一大股東羅寅在此之前分別歷任新志光電IC工程師、矽志微技術總監、芯通微項目經理。
對于公司產能保障、與股東客戶間的業務往來、與無錫硅動力微間的關系等問題,記者與鍇威特內部人士取得聯系并發送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來源:科創板日報
來源: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