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網獲悉:北京理工大學和工信部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鈣鈦礦量子點微陣列,在包括micro LED 顯示器在內的量子點顏色轉換(QDCC)應用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鈣鈦礦量子點(PQD) 作為一種富有吸引力的材料極具潛力,可以解決傳統QDCC中發現的一些問題。雖然鈣鈦礦量子點相對較新,但其已被證明具有諸多吸引人的特性,使其非常適合電子和光電應用。
通過使用帶圖案的黑色光刻膠模具制造QD像素,研究人員可以增加像素厚度并避免光學串擾,這是一個常見但重要的問題,會阻礙更好的打印效果。但制造成本會大幅上升。研究團隊著手通過開發一種創建具有穩健3D結構的PQD的方法來解決這些挑戰。
據報道,其制造的PQD微陣列具有QDCC應用所需的特性,包括具有半球形形狀和強光致發光的3D 形態。由于與原位制造的PQD無縫集成,這些微陣列在大面積上實現了強而均勻的光致發光。研究人員的技術證明了原位直接印刷光聚合方法在制造具有寬色域和高分辨率的圖案化多色鈣鈦礦量子點微陣列方面的潛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