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網訊:智能汽車前大燈通常利用傳感系統采集環境、天氣、道路、車速、交通流量以及與其他車輛相對位置等信息,經由中央處理與控制系統自動獨立控制多像素集成LED光源中每一個像素點的開啟與工作電流,從而改變光束照射范圍、形狀、亮度和角度,以及調節切割線位置等,以達成各種智能駕駛照明功能的目的。
智能汽車前大燈包括高精度傳感系統,矩陣式LED光源模組,以及數字化判斷與控制系統,其中矩陣式LED光源模組還包括多像素集成LED光源和單像素大電流驅動模塊。
智能汽車前大燈的性能和成本取決于構成多像素集成LED光源中的LED像素點數量及其分辨率。像素點越少,能實現的智能駕駛照明功能就越少,像素點越大,分辨率越低,能實現的智能駕駛照明的精度和效果就越差,反之,對多像素集成LED光源及其驅動控制系統的要求就越高,成本也隨之提高。
目前能成為標配的智能汽車前大燈中的多像素集成LED光源的像素點數量比較有限(<32),像素點也很大,分辨率很差,難以實現大部分智能駕駛照明功能。
深圳大道半導體基于成熟的倒裝芯片和CSP(Chip Scale Package)技術近日公開了一款國產適用于智能汽車前大燈的矩陣式LED光源模組。其主要特點包括:
a) 倒裝芯片焊接在高精度陶瓷基板上,不僅可以實現倒裝芯片間的緊密排布,方便光學設計,也能實現對單一倒裝芯片的獨立控制。多像素集成LED光源分四行緊密排列,其中二行為56列,一行為48列,一行為44列,合計204個像素點。
每一個像素點的尺寸約0.51mm x 0.72mm,其尺寸遠遠小于目前大部分智能汽車前大燈中所采用的LED光源的尺寸。與常規矩陣式LED光源模組相比較,大道半導體采用更多更微小的像素點,從而可以實現更加精細的智能駕駛照明功能;
b) 大道半導體多像素集成LED光源中每一個發光芯片四周設置有高反射率的白墻,可能遮擋和反射發光芯片的側光,從而實現單面出光的效果;
c) 利用陶瓷基板的高導熱性和高絕緣性,可以實現有效的熱電分離機制,使LED光源產生的熱量能迅速傳導至散熱器上,以確保LED光源能工作在合適的溫度,不僅提升發光效率,減小光衰,還能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d) 選用合適的車規級驅動芯片和足夠散熱能力的散熱裝置,每一個發光芯片的最大驅動電流可達100mA,常溫下產生不少于25流明的光,光源總功率可達60W,可以滿足智能汽車前大燈實現各種智能駕駛照明功能的需求。

由大道半導體制造的矩陣式智能汽車前大燈LED光源模組(上圖),部分像素微亮效果(下圖)
隨著在特斯拉等流行車型上的成功應用,百個像素等級的多像素集成LED光源將取代幾個或幾十個像素等級的多像素集成LED光源,在未來智能汽車前大燈市場中占據領先并扮演未來主流的角色,采用成熟的倒裝芯片和CSP封裝技術制造的百個像素等級的多像素集成LED光源的面世預示著未來智能汽車前大燈成本的大幅下調,其應用車型也會越來越廣。(來源:深圳大道半導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