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楊楚羅特聘教授團隊在化學的權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響因子15.336,中科院JCR一區,TOP期刊)同時在線發表2篇論文,分別實現了窄發射深藍光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及窄發射圓偏振綠光OLED的效率突破。
窄發射有機發光材料對高分辨和寬色域的OLED顯示技術尤為重要。相比于傳統的給受體型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材料,多重共振型TADF(MR-TADF)材料由于可以同時實現窄發射和高效率,引起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極大興趣。
高效窄發射深藍光OLED

目前,深藍光MR-TADF材料的設計和制備仍是一大難點。作者采用拓展π-共軛骨架的設計策略,同時提高了材料的發光振子強度和反向系間竄越速率,相應的深藍光OLED色坐標為(0.14, 0.08),半峰寬為23 nm,外量子效率可達37.6%,創造了目前國際上深藍光OLED器件效率的紀錄。該工作也系統性地研究了分子構性關系,為有效平衡材料光色和激子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對高色純度深藍光材料的研發具有指導意義。深圳大學楊楚羅教授、曹嘯松助理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博士后呂夏蕾為第一作者。
全文鏈接見: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01588。
全文鏈接見: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01588。
高效窄發射圓偏振綠光OLED

具有窄發射的圓偏振電致發光器件(CP-OLED)在3D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相應發光材料鮮有報道。作者首次將手性sp3碳單元引入到硼氮芳香稠環骨架中,構建了一組具有高構象穩定性的MR-TADF對映異構體,實現了分子剛性、中心手性和圓偏振效應的有機結合。相應OLED器件表現出明顯的圓偏振電致發光信號,同時半峰寬僅為33 nm,外量子效率達到37.2%,且效率滾降較小,是目前已報道綠光CP-OLED的最高效率。該工作為高效窄發射圓偏振電致發光材料提供了一種簡單可行的設計思路。深圳大學楊楚羅教授、曹嘯松助理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碩士研究生楊熠宇、副研究員李能泉為共同第一作者。
全文鏈接見: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02227。
全文鏈接見: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