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燈具宜采用向上半球發射光通量占總光通量30%—50%的燈具……”日前,三亞市教育局召開會議,全面落實海南省2022年為民辦實事事項,推進市公辦普通初中教室照明設備改造工作。
“課堂學習和生活燈光照明不符合要求,是近視率高發的最主要原因。”市教育局辦公室負責人陳其青表示,市教育局明確了全市公辦普通初中約600間普通教室照明改造,擬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推進公辦普通初中普通教室照明改造是2022年全省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市教育局局長吳萍表示,各相關學校要加強協同配合,切實推動教室照明設備改造工作落實見效,改善學生用眼環境,創造優質的教學環境,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公辦普通初中普通教室照明改造過程中,全市各校要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各場室要使用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要達100%。另外,學校要根據教室采光照明狀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離不開主題教育的開展。近年來,三亞市教育局在各校開展了近視防控主題教育,以活動為抓手引起各方對近視防控工作的重視。三亞市相繼組織開展近視眼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近視防控護苗行動”、近視眼防控知識公益巡回講座等系列活動。同時,各校還結合日常健康教育,以及加強體育鍛煉,落實每天兩次眼保健操等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雙減”之下,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如何也為眼睛“減負”?本學期以來,我市強化了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雙減”落地,絕大部分家長認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減負效果顯著。同時,隨著孩子們的運動、勞動時間有所增加,很多家長表示作業減負可以保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