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聯合主辦,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與半導體產業網共同承辦的第七屆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IFWS & SSLCHINA 2021)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期間,“生物與農業光照技術“論壇上,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鄭小平做了題為”紫花苜蓿LED智能光照系統的構建及水培機理研究“的主題報告。
紫花苜宿是中國十大最好的牧草之一,紫花苜宿常用的是人工干燥方法。原產地于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阿塞拜疆、加拿大等地。我國最初是宮庭栽培,作為觀賞植物及養戰馬的飼草,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如陜西、甘肅、寧夏、山西、新疆等省、自治區。目前除上述主產區外,已分布到華北、東北及江淮流域。
紫花苜蓿產業發展,從2009年到現在進入振興發展階段。紫花苜蓿牧草之王具有抗逆性強、磷肥為主鉀肥為輔、保濕保溫環境、生長溫度:18-25°、中性或微堿性:PH=7-8。
紫花苜蓿生育期分為出苗期、分枝期、 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結莢期、成熟期和枯黃期八個階段。紫花苜蓿是以收割上部分營養體為主,在不同生育階段,其產量和品質存在較大的差異。
報告中結合紫花苜宿的生長特性,分享了紫花苜宿的光照構建與紫花苜宿的水培過程。
報告指出,紫花苜宿無土栽培的后續工作涉及到LED光照智能化控制系統的研發、LED無土栽培設施設備的研發及智能控制系統、不同品種在無土水培下的不同種植條件及控制方法、無土水培與土壤培育的經濟價值比較研發。
(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