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疾行,已經成為一場全國性的賽跑。而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充電樁的投建運營,既是地方響應“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搶占萬億級藍海的時代機遇。據了解,近日,由普洛斯隱山資本和云快充發起的充電基礎設施領域首支“雙碳”基金,正面向全國尋找電樁共建伙伴。對此有觀點認為,該基金建立的頂尖產業資源集聚及先發優勢,將有很大機會在未來5至10年全國能源轉型的賽道上競得先機!
基金一期啟動電樁共建
“理財百萬,不如投資一站”,充電樁市場的前景,建立在國家長遠戰略以及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上,可謂公認的底盤穩固態勢看好。然而,一邊是未來的“可期”,另一邊卻是現實的“不足”。就在今年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車主在高速服務區爭搶充電樁的新聞,讓充電基礎設施的“供需矛盾”備受各界熱議。
值得關注的是,云快充攜“雙碳”基金一期2億元資金面向全國開放電樁共建,為各地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和可能。由于充電樁的投建運營本身存在較高的門檻,包括資金的效率、運營的經驗、流量的考驗等,這讓相當一部分擁有優質場地或握有場地線索的企業及個人猶豫不決,對當地的充電樁市場發展形成較大的資源閑置或錯位。而“雙碳”基金基于靈活的電樁共建模式,可以滿足不同伙伴的不同合作需求,包括對于希望更換場站設備的電樁運營商,也可以通過基金共建的方式,實現無壓力換樁。
基金二期合作意向高漲
作為國內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首支基金,“雙碳”基金的發起方為普洛斯隱山資本和云快充,一期出資方包括南京市兩個國有高科技投資平臺、長園深瑞等,產業陣容強大,且基本覆蓋了充電生態的主要參與者。在云快充創始人、CEO田波看來,這個市場靠任何一家單打獨斗,都不能落實國家新能源的大戰略,需要大家更加的開放,產業鏈上下游攜手,才能加快充電樁網絡新基建的建設。
公開信息顯示,該基金總規模10億人民幣,一期2億人民幣,旨在以創新模式充分聯合地方政府及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全國最大的物流服務充電網絡和公共服務充電網絡”,并積極投建“儲充一體化”充電站,以行動影響和引領行業發展。據了解,隨著基金一期簽約完成并在全國啟動電樁共建,目前二期已有多個地方政府表達合作意向,“政府有意愿,企業有經驗,市場有前景”,行業人士對“雙碳”基金的價值和未來表示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