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主動矩陣式Micro LED顯示器廠商JBD宣布與劍橋大學附屬公司、GaN Micro LED材料開發商Porotech達成合作。
Porotech擁有獨家多孔GaN半導體材料,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天然紅InGaN Micro LED外延片,有效改善了Micro LED亮度和效率等方面的性能,能夠滿足Micro LED產品的量產需求,也可根據個體用戶需求定制化。本次合作,Porotech將向JBD供應多孔GaN半導體材料。
Porotech認為,采用GaN材料的Micro LED被廣泛認為是唯一能夠滿足AR/VR等可穿戴設備高亮度及高效率需求的技術。而JBD認可了Porotech這一技術突破的巨大潛力,將依托這項技術開發InGaN紅色Micro LED顯示器,瞄準AR/VR耳機、AR智能運動護目鏡及頭戴式顯示器等應用。
紅光Micro LED技術難點加速攻克
眾所周知,紅光Micro LED芯片的效率問題是Micro LED生產制程的幾大難點之一。例如,常規的AlGaInP紅光Micro LED在正常芯片尺寸下的效率可達60%以上,但隨著芯片尺寸縮小至微米級時,效率會顯著下降至1%以下。
得益于寬帶隙可調、較好機械穩定性和較短空穴擴散長度、兼容InGaN基綠光、藍光Micro LED等優點,InGaN材料成為了紅光Micro LED更好的選擇。
據悉,江風益院士團隊2020年公布了高光效InGaN基橙-紅光LED的研究突破,該研究結果也證明了InGaN材料在制作顯示應用的紅光像素芯片上將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無獨有偶,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也曾與首爾偉傲世針對尺寸小于5微米Micro LED外量子效率變化趨勢展開研究,結果也表明,InGaN基紅光Micro LED有望實現更小尺寸的全彩化Micro LED顯示器。
Porotech的開發成果也成為了一個有力的佐證。去年11月,Porotech基于其新型多孔GaN半導體材料,開發了首款適用于Micro LED應用的天然紅InGaN LED外延片,與常規的AlInGaP或顏色轉換所得的紅光外延片相比,性能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近一兩年來,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及相關企業加大對InGaN紅光Micro LED芯片的研發力度,也收獲了一定的成果。
今年3月,UCSB宣布成功開發了尺寸小于10微米的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不過,這款芯片通過晶圓上量測得出的外量子效率(EQE)僅為0.2%,為此,UCSB計劃提升材料的質量,改善生產步驟,從而提高紅光Micro 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
今年5月,沙特阿卜都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團隊在研究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方面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其新型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有所提升,有望幫助實現基于單一半導體材料的全彩化Micro LED顯示器。
可見,紅光Micro LED芯片的性能問題,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逐漸被攻克,不過仍需更多的研究與突破,才能進一步提升效率。未來,基于Porotech的技術,JBD開發的InGaN紅色Micro LED終端設備也將備受期待。
技術突破+戰略合作,終端應用落地在望
在推動AR/VR等智能可穿戴設備用Micro LED的落地之路,Porotech與JBD均在各自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布局。一方面是不斷突破自身技術,另一方面是積極尋求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實現合作共贏。
據了解,基于Porotech獨有的工藝,采用相同的GaN材料就能夠生產出R/G/B LED,并集成于單一晶圓上。今年6月,Porotech剛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籌集300萬歐元用于推動其下一階段Micro LED生產技術的發展,即拓展其新型工藝,以集成InGaN RGB Micro LED,實現Micro LED的全彩化。
JBD是全球第一家Micro LED微顯示芯片量產企業,并首創混合集成電路專利技術,該技術可針對每個單獨像素的像素級光學元件(Pixel Optics?) 進行設計,能夠大幅提升Micro LED的取光效率和光束形狀。
JBD專注于0.5英寸及以下微顯示器領域。2020年,JBD宣布量產0.13英寸Micro LED微顯示器,產品對角線僅0.13英寸(3.3毫米),分辨率為640x480,具有超高亮度,紅、綠、藍亮度分別可達20萬nits、400萬nits、50萬nits,同時,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其功耗僅為百毫瓦級別。今年6月,JBD已面向全球發布這款產品。
戰略合作上,JBD先后與智能眼鏡和AR技術開發商Vuzix、美國微顯示技術開發商Kopin達成合作關系。其中,JBD與Vuzix簽署了多年合作協議,并于今年初合作發布了全球首款Micro LED AR智能眼鏡,包括超亮單色和全彩兩種方案,主要定位企業市場。
本次,JBD與Porotech強強聯合,有望加速Micro LED AR/VR等智能設備的商用化進程,未來雙方也將更好地響應Micro LED顯示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