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測巨頭晶方科技也要入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了。
8月9日,晶方科技(603005,SH)發布公告稱,其控股的蘇州晶方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晶方產業基金)出資1000萬美元投資了以色列VisIC Technologies Ltd.(以下簡稱VisIC公司),該公司是一家第三代半導體領域GaN(氮化鎵)器件設計企業。
此前,晶方科技與晶方產業基金等投資設立了蘇州晶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方光電),且并購了一家荷蘭企業,涉足光學組件設計和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第三代半導體備受關注,多個半導體企業開始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相關企業股價也隨即走高。業內人士曾表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突出特點是大功率,目前重要的應用方向包括近期同樣火熱的新能源汽車。
晶方基金再投資,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晶方科技主要專注于傳感器領域的封裝測試業務,同時具備8英寸、12英寸晶圓級芯片尺寸封裝技術規模量產封裝線。
2018年,晶方科技出資2億元與廣東君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君誠)、蘇州工業園區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蘇州基金)共同成立晶方產業基金,基金整體規模為6.06億元,圍繞集成電路領域開展股權并購投資,意圖拓展產業鏈上下游。
2019年,為收購荷蘭Anteryon公司73%股權,晶方科技與晶方產業基金、廣東君誠、蘇州工業園區睿盈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了晶方光電。Anteryon公司前身是荷蘭飛利浦的光學電子事業部,擁有完整的晶圓級光學組件制造量產能力與經驗。
2020年,為推進晶方光電的技術轉移、產線建設與業務拓展,晶方科技再次以機器設備及相關無形資產的方式對晶方光電增資4666萬元。今年,晶方科技又出資2億元收購了蘇州基金66%的股權,持股比例上升至99%,由此也擁有了晶方光電的控制權。
通過晶方光電,晶方科技成功將產業鏈延伸至晶圓級光學器件制造領域,2020年設計收入達到了1434.36萬元,占比為1.3%。
此次交易,晶方科技將觸角伸至第三代半導體器件設計領域。
公告顯示,交易完成后,晶方產業基金將獲得VisIC公司7.94%的股權。VisIC公司申請布局了GaN技術的關鍵專利,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氮化鎵基大功率晶體管和模塊,正在將其推向市場,產品主要使用于電能轉換、快速充電、射頻和功率器件等應用領域。
公開報道顯示,全球汽車行業供應商采埃孚集團和半導體行業龍頭臺積電均是VisIC公司的合作伙伴。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火熱,多家公司漲停
晶方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依據自身戰略規劃投資VisIC公司,積極布局前沿半導體技術,并充分利用自身先進封裝方面的產業和技術能力,以期能有效把握三代半導體相關技術的產業發展機遇。”
所謂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指SiC(碳化硅)、GaN(氮化鎵),此前曾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硅基半導體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最突出的優勢是大功率,其次硅基半導體基本已到達物理極限,性能提升較困難,第三代半導體提升空間較大。
銀河證券也在近日的研報中表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明顯高于前兩代,被廣泛應用于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等大功率領域。2020年,全球SiC和GaN功率半導體的銷售收入預計8.54億美元,到2029年將超過50億美元。光大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是碳化硅最重要的下游領域,將為其帶來巨大增量,根據Yole數據,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4億美金增加到2027年172億美金,復合年均增長率約51%,
性能優勢與應用市場的樂觀預測,使第三代半導體在上下游企業及資本市場上備受追捧。天科合達、露笑科技、三安光電等廠商主要生產導電型碳化硅襯底,山東天岳主要生產半絕緣型碳化硅襯底。小米、華為則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應用于快充領域的賽道。
資本市場上,多個涉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企業出現漲停。例如東尼電子(603595,SH)于8月4日漲停,4月東尼電子發布公告稱擬募資4.7億元新建年產12萬片碳化硅半導體材料項目。民德電子(300656,SZ)于8月2日漲停,7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募資2.8億元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
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較快,三年前都沒這么快,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未來會不斷上升,目前的問題是碳化硅合格率仍然比較低,尺寸也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