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市場需求雙加持之下,儲能行業持續受到關注,多家頭部廠商通過合資、參股等方式展開攻勢,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就相繼與星云股份(300648.SZ)、科士達(002518.SZ)、國家電網、易事特(300376.SZ)等多方設立合資公司發力儲能。“與寧德時代的合資公司進展如何”成為科士達一段時間以來頗受關注的話題,公司證代張莉芝在接受財聯社記者調研時表示,“一期主體工程已建設完畢,合資公司已正式投入運營,目前運營狀態良好”。
新能源是近幾年科士達的著重發展方向,公司將其視為未來的業績爆發點,而數據中心則仍是公司的發展基石。經過近30年深耕,科士達在不間斷電源技術方面位居行業前列,同時積極布局新能源光伏、儲能、充電樁及儲充業務。雖然整體趨勢向好,考慮到海外光伏市場渠道尚未布局完善、充電樁市場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傳統IDC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內外因素,公司正積極對產品、營銷策略等做出調整。
與寧德時代合資公司已正式投運
2019年7月15日,科士達與寧德時代合資設立的寧德時代科士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冊登記,2020年4月合資公司進入產線搭建、人員配置、設備購置等準備階段,目前已正式投運。
合資公司一期項目建設儲能設備PCS生產線2條、儲能PACK生產線1條、充電樁整樁生產線2條,建成后年產儲能PACK 1GWh,充電柱整樁1.2萬套。張莉芝表示:“公司專注于電子電力轉換技術,已具備儲能系統中的電流轉換技術儲備;而寧德時代作為電池行業領頭羊,在儲能電池上早已深耕。基于對儲能行業未來前景的看好,雙方布局儲能領域核心設備制造。”
在科士達看來,合資公司投產后將能更好地發展儲能相關業務。回顧2020年,科士達光伏業務營收同比下降58.16%,甚至影響到公司整體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7.19%、5.49%,主因在于光伏業務處于政策環境調整期、產品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海外項目開展延緩等多因素。對此,董事長劉程宇曾強調,考慮到國內客戶比較集中,且以大型電站為主,國內將在技術和價格上保持競爭力;今年扭轉光伏逆變器不利局面的重點是海外市場,將加快海外營銷渠道布點。
除了光伏及儲能系統產品,電動汽車充電樁則是科士達新能源業務另一類主要產品。2013年,科士達正式入局新能源汽車,目前充電樁業務已起量,充電樁模塊、一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分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立柱式交流充電樁、監控系統在內等主要產品已應用于多省市的公交客運、充電站、物流等場景。
2020年科士達充電樁產品實現營收1.21億元,同比增長82.08%,成為公司營收同比增速最快的產品。不過,張莉芝亦表示,“充電樁市場目前面臨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行業競爭激烈,品牌質量參差不齊、規劃存在不合理之處等問題。”基于此,公司希望以高性價比、高安全性作為突破點,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從而提升競爭力。
數據中心業務產能飽和、訂單穩定
張莉芝表示,“未來公司戰略將以保持數據中心業務的穩定增長為基礎,數據中心是公司的根基,互聯網時代將推動著數據中心行業持續蓬勃發展,公司亦將把握行業發展契機,爭取繼續向前再進一步。”自1993年成立以來,科士達即專注于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產品,是國內最早進入數據中心產品及解決方案賽道的玩家之一。
數據中心業務之下,核心單品包括不間斷電源、精密空調、精密配電、網絡服務器機柜、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等,將為客戶數據中心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當前科士達已與多個行業客戶合作,主要優勢行業為金融、通信等,業務量占到50%,此外另有軌交、政府、制造、醫療等行業。張莉芝表示,互聯網公司在內的第三方廠商亦在逐步突破,目前占比小但增速較快。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不間斷電源技術方面位居行業前列,不間斷電源相對于其他電源具備高效率、高可用性、智能化等優勢,能夠快速響應,維護數據中心電力穩定,在數據中心建設中不可或缺。
去年下半年,公司通過對不間斷電源車間的自動化改造,將產能提升了30%。張莉芝稱,“今年產能相對飽和,訂單量穩定。為長遠打算,公司做了相應的產能儲備,惠州工廠二期項目建設已完工,正在陸續投入使用,后續將可根據訂單量及實際需求逐步擴產。”
2020年,科士達數據中心業務實現營收19.78億元,占年度總營收的81.67%,同比增長超6%。張莉芝表示,業務穩步增長,一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行業需求持續增長,市場空間穩步擴充,數據中心建設量增長;二則公司在研發、供應鏈、銷售等領域一直維持著良好的建設運營,保持數據中心業務良性發展。
隨著5G、互聯網、AI、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但數據中心市場雖發展潛力巨大,但產生面對的挑戰亦不小。張莉芝坦言,“傳統IDC同質化競爭激烈,云化趨勢加快,中小型IDC面臨著與互聯網巨頭的競爭,在價格上更無優勢,推動傳統IDC轉型是謀求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