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思坦科技劉斌芝: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器件與Micro-LED新型顯示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5-27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846
近日,由半導體產業網、中國半導體照明網主辦的2021 Mini/Micro-LED顯示技術商業化應用論壇成功召開。論壇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指導,與2021寧波國際照明展覽會&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應用創新展同期舉辦。
 
論壇期間,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中心總監劉斌芝分享了“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器件與Micro-LED新型顯示技術”主題報告。結合當前新型半導體顯示的發展現狀,分享了Micro-LED的發展與關鍵技術與Micro-LED產業化進程。
 思坦科技2
顯示器由單色顯示到彩色顯示,由被動發光到主動發光、由有機材料到無機材料、由表面成像到空間成像、顯示產品愈來愈趨于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立體化,高畫質和低功耗是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標。Micro-LED半導體顯示被認為是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新型顯示技術。
 
產業投入巨大,近來Micro-LED相關百億以上投資項目,京東方、TCL、華燦、三安、康佳、雷曼、國星、瑞豐、洲明等企業紛紛加入布局。
 
Micro-LED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指在一個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陣列,是將LED進行薄膜化、微縮化和矩陣化的結果。Micro-LED一般要求芯片尺寸小于50μm,可實現每個圖元單獨定址和單獨驅動發光。每片4英寸外延片可制備2微米尺寸Micro-LED像素1.27億顆,相當于全彩8K顯示器子像素數目的1.5倍。
作為新一代光電子芯片,LED發光器件不僅用于新型顯示,也是通訊技術、探測技術、機器人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發光芯片由毫米級進入到微米納米量級,“尺寸效應”、“邊緣效應”、“位錯密度”等因素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成為制約其性能的關鍵問題。10微米芯片的位錯個數100/100um2,幾十微米尺寸芯片中位錯密度差別大約2~10倍。
 
基于第三代半導體的高性能氮化鎵Micro-LED器件具有優良的光電特性與熱穩定性,工作條件下溫度上升對顯示圖像基本不產生影響,這是其他顯示材料都達不到的。
 
Micro-LED電學特性與發光特性是兩大關鍵指標,電學特性主要包括開啟電壓(VF)、理想因子(Ideal Factor)等。
報告分享了有源尋址顯示技術,全集成的Micro-LED System-on-Panel (SoP)等技術,并指出全集成Micro-LED 片上系統的實現為未來高PPI移動終端顯示打下了基礎。
 
報告中介紹了Micro-LED巨量轉移技術相關技術,包括精準抓取技術、選擇性釋放技術、自組裝技術、轉印技術。



 
選擇性釋放技術
 
報告指出,繼續降低成本,讓Micro-LED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是產業化機遇與挑戰。Micro-LED顯示有五大驅動力:
 
實現超高亮度顯示,Micro-LED的高亮度特點,可以達到100000nit使消費者在光照較強的環境中也能很容易看清屏幕,因此特別適合應用于產品經常在戶外使用。
 
實現更高分辨率顯示,其像素密度可以做到5000 PPI以上,遠高于LCD和OLED的水平。
 
實現低功耗長續航時間顯示,對于Micro-LED顯示,由于其采用三原色子像素自發光的結構,其光效率理論上可以達到95%,其功耗大約只有LCD的10%,OLED的50%,將顯著降低功耗、提升使用時間。
 
實現高對比度、高色域、更大視角的顯示,由于每個像素的發光點尺寸可以做的更小,所以可以利用部分區域做黑底以提高對比度,可以實現比現在的顯示屏幕更寬的色域,使得顯示畫面更加細膩、色彩更豐富絢麗。
 
實現更高集成度顯示,由于Micro-LED晶片尺寸更小,可以滿足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對于響應速度快、可以實現部分區域透明顯示,易于實現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in-cell觸控等功能的融合。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