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未來10年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韓國13日公布了將斥資約4500億美元(約合2.9萬億元人民幣)的產業戰略規劃,加入與中美爭奪半導體技術主導權的競爭。韓聯社稱,按照這一“國家藍圖”,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引領這項持續到2030年的半導體研發和生產投資計劃,總共將有153家企業推動這項十年攻勢,以保護對韓國經濟最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業。
彭博社13日稱,韓國此舉正值美國、中國和歐盟都在尋求提升其各自半導體實力之際。全球芯片短缺暴露全世界對亞洲屈指可數的制造商的依賴。如今芯片短缺正從汽車業蔓延到智能手機和顯示設備等領域,迫使多國將半導體產業問題列入其優先議事日程。作為美國的安全盟友和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韓國希望增強其自身的半導體生產實力。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表示,半導體在韓國出口中的占比最大,且芯片出口有望到2030年翻番至2000億美元。
據韓媒透露,韓國政府尋求打造的“K—半導體產業帶”位于首爾以南,綿延數十公里,有關半導體設計企業、制造商和供應商都將匯聚于此。三星和海力士生產全世界大部分用于存儲功能的芯片和基本半導體。但韓國在生產用于處理人工智能和數據處理等復雜運算的邏輯芯片方面落后于臺積電。
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表示,將通過減稅、降低利率、放寬管控和加強基礎設施等措施,刺激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以期彌補其芯片制造商與全球領軍者之間的差距。根據規劃,其中對半導體研發和設備投資的稅額抵扣率最高將提升至40-50%和10-20%。預計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企業10年內將投資51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萬億元),今年的投資額將達41.8萬億韓元。韓國還將確保上述地帶獲得充足水供應并加強電力供應,因為水和電都對芯片制造業不可或缺。
韓國還計劃吸引更多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投資。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有意斥巨資在韓國建立培訓中心,而美國半導體裝備巨頭科林研發也計劃將其在韓國的產能提高一倍。韓國希望在2022年至2031年間培訓3.6萬名芯片專家,為芯片研發投入專項資金,并討論專門用于幫助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