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技術 » 正文

UCSB宣稱已首次展示了尺寸小于10微米的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3-19 來源:LEDinside瀏覽次數:305
據外媒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UCSB)宣稱已首次展示了尺寸小于10微米的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并通過晶圓上量測得出外量子效率(EQE)為0.2%。
 
提升外量子效率仍重道遠
 
此前,具備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規模化量產能力的法國半導體材料商Soitec,在2020年發布了50微米的InGaN基紅光Micro LED器件,不過,UCSB團隊的發言人Shubhra Pasayat指出,Soitec并沒有公布外量子效率的數據。
 
Pasayat表示,小于10微米的Micro LED對于Micro LED產業可行性商業化來說至關重要。同時,除了尺寸小之外,Micro 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必須至少為2-5%,才能夠滿足Micro LED顯示器的要求。
 
不過,本次UCSB展示的InGaN基紅光Micro LED芯片外量子效率僅為0.2%。對此,Pasayat坦言,雖然目前團隊的研究結果還遠達不到目標,但是相關研究工作已進入初步階段,并且可以預期未來將有實質性的進展。
 
UCSB團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提高紅光Micro 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目前正在計劃提升材料的質量,改善生產步驟。
 
加州大學

 
InGaN材料應用前景可期
 
另值得注意的是,UCSB團隊研究的是InGaN基紅光Micro LED,而非AlGaInP基紅光Micro LED,主要是因為后者的效率通常會隨著尺寸的縮小而降低等問題。Pasayat透露,到目前為止,AlGaInP基紅光Micro LED芯片最小尺寸為20微米,而外量子效率未知。
 
據了解,目前的紅光LED多由AlGaInP材料制成,在正常芯片尺寸下,其效率高達60%以上。然而,當芯片尺寸縮小到微米量級時,效率會急劇降低至1%以下。
 
此外,在巨量轉移制程上,AlGaInP材料的劣勢也顯而易見。
 
巨量轉移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以避免在芯片抓取和放置過程中出現開裂,而AlGaInP材料較差的力學性能會給巨量轉移增加新的難題。
 
相比之下,InGaN薄膜擁有寬帶隙可調等優點,在可見光領域內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且Micro LED全彩顯示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應用之一。
 
據悉,InGaN材料具有較好機械穩定性和較短空穴擴散長度,且與InGaN基綠光、藍光Micro LED兼容,因此是紅光Micro LED的較佳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江風益院士團隊去年公布了高光效InGaN基橙-紅光LED的研究突破,該研究結果也證明了InGaN材料在制作顯示應用的紅光像素芯片上將有巨大潛力。
 
另外,UCSB曾與首爾偉傲世針對尺寸小于5微米Micro LED外量子效率變化趨勢展開研究,基于研究結果,他們認為InGaN基紅光Micro LED有望幫助制造更小尺寸的全彩化Micro LED顯示器。
 
同時,雙方期望通過提高亮度和可靠性等因素,促使更小尺寸的InGaN基Micro LED應用于智能手機、AR眼鏡及4K電視等高端顯示領域。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