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如何從“顯示大國”變“顯示強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3-08 來源:環球網瀏覽次數:173
李東生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型顯示技術產業整體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液晶顯示產業規模全球第一。但我們要從‘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還需要努力。”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成為“顯示強國”,必須加強技術進步和新產品技術開發。
 
今年兩會,李東生提出了《關于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生態發展的建議》。他對記者表示,目前在液晶顯示產業,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國。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在液晶顯示領域的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將主導全球液晶產業。但在下一代新型顯示產業,我國部分核心材料和很多關鍵核心裝備都需要依靠進口,應盡快加強關鍵核心材料和核心裝備的研發。
 
李東生的具體建議為:一、加強產業頂層設計;二、支持產業鏈延伸拓展,構建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三、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要爭取和國際先進水平并駕齊驅;四、支持行業開展國際交流。
 
去年,TCL宣布收購蘇州三星的液晶工廠和配套模組工廠,該交易預計在今年3月份完成交付。李東生表示,這次收購意味著三星主動退出液晶顯示產業,并將資源集中在新型顯示產業領域。“未來新型顯示產業會形成不同格局。”李東生稱,目前已形成規模的如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在中小尺寸領域(特別是手機領域)的比例會進一步提高。在該領域,國外企業依然有較大優勢,中企仍在追趕中。“十四五”期間,將是中國企業在OLED產業的追趕時期。
 
但是未來幾年,OLED會有一個技術突破的機會,就是將生產工藝從真空蒸鍍改為噴墨打印。李東生解釋稱,真空蒸鍍是把材料鍍上去,大部分材料會被隔離出來,材料耗損很大,而且必須在真空環境中完成,對生產溫度要求高,總體設備和工藝成本較高。噴墨打印則是把材料以印刷的方式“印”在基材上。其工藝優勢在于,材料耗損將大幅度減少,常溫生產即可,且不需要真空環境。所以未來在大屏幕領域,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印刷OLED將有可能取代一部分液晶高端產品市場。
 
另外,李東生還提出了《關于支持中國企業強化雙循環、加速全球化的建議》:首先,重塑和完善內循環產業鏈。具體來說,要構建核心技術攻關的舉國體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高科技產業。要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向高附加值領域拓展。要加強財稅支持,實施針對性政策留住核心產業。其次,幫助國內企業提升全球化經營能力。建立國際貿易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要拓寬企業海外發展的融資渠道,要支持企業海外設廠,進行本地化經營。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