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LED上市公司陸續交出了2020年業績成績單,在已發布的近10家相關企業的業績預告中,近七成預虧,業績慘淡,同時各家企業的業績分化愈加明顯。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整個行業基本處于半停滯狀態,下半年有所恢復,但彌補不了上半年的損失。”中國照明網副總編李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疫情暴露了行業和企業的很多問題和漏洞,也加速了企業的業績分化和淘汰。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調研采訪中發現,2020年已有近百家LED鏈條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其中不乏行業龍頭企業;更多企業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高層變動和規??s減成為常態。
而受疫情影響,此前專注國外市場的一些LED企業開始將重心轉向國內,也在進一步讓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2020年,我們就接到了幾十家以前專做出口的LED企業咨詢國內市場及強化國內品牌推廣的需求,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的LED產品標準嚴于國內,這些強有力的競爭者入局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和行業淘汰。”一位LED行業品推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七成預虧 業績加速分化
目前已公布的LED上市公司的成績單,大多并不理想。
2021年1月30日,乾照光電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08億元~2.7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2.58億元~3.28億元。
記者注意到,乾照光電已連續虧損多年。2019年虧損2.8億元,扣非凈虧損3.97億元。
另一家聯建光電2020年虧損2.4億元~3.6億元。而2019年虧損13.81億元,近三年虧損近40億元。此前公司財務總監還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刑拘。
國內顯示材料龍頭企業東旭光電2020年度實現營收為60億元~8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高達27億元~40.5億元,成為已公布業績的相關企業中的“虧損王”。
LED照明企業名家匯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4.3億元~5.3億元,凈虧損3.85億元~2.65億元。而上年同期,營業收入12.5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48億元。
不僅營收出現大幅下滑,公司也由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同樣的情況發生在LED顯示巨頭奧拓電子身上。奧拓電子預計2020年虧損1.2億元~1.7億元,而2019年同期是盈利1.8億元。
相較而言,兩家LED芯片龍頭企業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的表現卻相對穩健。
截至記者發稿,行業排名第一的三安光電并未發布業績預告,不過也可以從其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中窺見一二。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三安光電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9億元,同比增長10.65%;歸母凈利潤約9.38億元,同比下降18.57%。其中,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23.33億元,同比增長19.96%;歸母凈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12.71%。
雖然凈利潤出現一定下滑,但第三季度業績回暖較明顯。
華燦光電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根據其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2020年預計盈利1600萬元至2400萬元人民幣,實現扭虧為盈。
政府補貼成盈虧關鍵?
對于業績下滑和虧損的原因,絕大多數企業都著重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及由此帶來的對項目開工、出口等的影響。
對于業績變動原因,乾照光電方面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整個行業環境的影響,LED芯片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同時,南昌藍綠芯片項目上半年仍處于產能逐步釋放階段。此外,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同比下降對凈利潤產生一定影響。公司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金額同比下降,以及管理費用同比減少,致使凈利潤同比上升。
聯建光電方面則表示,收入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LED顯示業務海外收入下降,非LED顯示業務的虧損子公司逐步剝離及停業,導致公司廣告業務收入出現巨幅下降。
利潤方面,受疫情及公司收縮戰略實施等因素影響,LED顯示業務收入下降,大部分廣告業務子公司虧損加大。此外,報告期內,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億元。
東旭光電方面除提及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2020年業務訂單大幅減少,存量項目進展緩慢外,還重點提到了,公司根據相關規定擬對商譽、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約為5億元~10億元。
實際上,近些年來,受益于國家政策推動和地方政府支持,各家LED巨頭都加速了行業新建Mini LED、第三代半導體等項目及兼并收購的步伐,帶來了大量商譽減值和資金的壓力,業績利潤也出現較大下滑。
記者注意到,其余幾家企業名家匯、奧拓電子等在解釋公司出現虧損的原因時,都提到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產業鏈上下游開工延遲,對公司項目進度及市場拓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競爭加劇也給公司的業務拓展帶來較大壓力。
“2020年對整個LED行業企業來說,都是困難的一年,不過好在受益于疫情中迅速恢復和國家新基建等政策推動,下半年以來LED行業開始恢復。”李杰告訴記者,新基建帶來的智慧路燈、智慧杠等,疫情催生的居家照明、醫療照明等,還有教育照明、夜游經濟、節慶燈飾等都會對LED行業企業形成利好。
TrendForce集邦咨詢提供的資料也顯示,近期受2021年蘋果、三星等品牌大廠計劃推出搭載Mini LED背光顯示的筆記本、平板影響,使Mini LED芯片需求量大增,LED芯片面臨結構性缺貨,出現5%~10%的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環,LED巨頭大多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前文提到的乾照光電、聯建光電等提到了巨額非經常損益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而這個影響對聚燦光電而言則更為直接。聚燦光電預計2020年盈利2000萬元~3000萬元,比2019年的814.43萬元增長145.57%~268.36%。但實際上,僅2020年上半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就高達4773.96萬元,半年補貼已超過全年盈利。公司方面也坦言,上述政府補助與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無關,不具有可持續性。
2020年底華燦光電方面也曾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云南藍晶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期間,累計收到與收益相關的各類政府補貼款合計約2.60億元。政府補貼成為相關企業扭虧為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