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5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24日上午,“半導體照明芯片、封裝及模組技術”分會如期舉行,本屆分會由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升譜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分會期間,中南大學特聘教授,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汪煉成,日本鈴木工藝技術員、LED項目經理平木和雄,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榮輝,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吳林楓,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副教授尹君,北京理工大學李飛等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精英代表將帶來精彩報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大學副校長、教授,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江風益,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CTO劉國旭共同主持了本屆分會。

中南大學特聘教授,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汪煉成分享了同時具有較好照明顯色性和調制帶寬的單芯片無熒光粉白光LED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告指出,半導體照明用LED器件發展相對成熟,但也還存在發光效率和色溫、顯色指數的兼顧等問題。而新型顯示、可見光通信、生物醫療以及AR/VR等對GaN基LED元器件本身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先進GaN基LED元器件,不僅僅在于發光效率,其發光調制速度、發光光束、發光光譜、顯色性以及柔性制造及可靠性,系統集成等方面還有很大研發空間。
日本鈴木工藝技術員、LED項目經理平木和雄分享了通過各向異性導電膠(ACP)和無針孔晶圓直接技術的自對準,優化和量化“Mini LED板上芯片(COB)封裝”的最新成果。介紹了偏移校正系統,定量分析了ACP的附著力平衡和供給量,并對焊接和ACP的附著力進行了比較和量化。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榮輝帶來了“超高色域顯示用熒光粉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從白光LED顯示及超高色域顯示、超高色域顯示用熒光粉發展現狀、超高色域顯示技術發展趨勢等維度詳細分享了最新趨勢。結合具體的數據與指標以及有研稀土的科技創新工作,報告介紹了超高色域顯示用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超高色域顯示用新型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以及超高色域顯示技術的進展與挑戰等內容。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吳林楓分享了基于自隔離鍵合技術的大功率倒裝芯片單片集成發光二極管的研究成果。報告指出,LED發展呈現出增加發光面積、更高的驅動電流和更高的功率、更高的光輸出功率的趨勢。大功率倒裝芯片整體集成LED,需要更高的驅動電流和更高的功率等,也面臨著散熱與電絕緣沖突。鍵合要求高的對準精度等挑戰。

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副教授尹君分享了基于金屬納米二聚體陣列的CsPbBr3鈣鈦礦量子點色轉換等離激元耦合增強。從鈍化策略、穩定性評價等角度詳細介紹了關于穩定鈣鈦礦量子點的合成與量子點的等離子體增強顏色轉換的研究成果。近年來,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因其出色的光電性能證明在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具有高量子產率的全無機CsPbX3(X = Cl,Br或I)量子點(QDs),其特有的窄帶發光峰、超短激子壽命,證明了在高性能顯示和照明領域的巨大潛力。報告主要針對當前無機鈣鈦礦量子點在面向應用方面兩個關鍵的穩定性問題和光轉換性能調控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北京理工大學李飛分享了面向液晶顯示背光應用的紅光鈣鈦礦量子點光學膜的研究成果。與綠光量子點相比,紅光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展相對落后,限制了其顯示應用發展。最近在鈣鈦礦量子點原位制備的基礎上,研究課題組發展了紅光γ-RbxCs1-xPbI3梯度合金鈣鈦礦量子點光學膜的原位制備技術。
圍繞著無熒光粉白光LED與熒光粉轉換白光LED的優劣勢及各自在未來應用的方向以及熒光粉與量子點作為色轉換材料的優劣勢及各自在LED照明和顯示應用的趨勢等話題,現場嘉賓們展開了廣泛的探討。
(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