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如何針對室內外不同的應用場合、人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優化LED光源及照明方式,提供健康而舒適的照明環境和符合醫療要求的光品質,是當前面臨的重要挑戰。LED在視覺發育和視覺生理等方面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同時,色品質作為在一定的色彩保真度下,衡量喜好性、鮮艷度、自然度、吸引程度、色差等視覺感知的評價標準,也正逐漸得到重視和應用。

2019年11月25-27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9)暨2019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9)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行。本屆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深圳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26日“光品質與光健康技術”分會在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博睿光電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特別邀請來自照明、健康醫療等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共同論道,提升的光品質和健康舒適度,探討LED在醫療照明領域的推廣與應用。該會議由浙江大學羅明教授主持。

會上,邀請到復旦大學教授戴奇分享了《晝夜節律刺激模型與等效黑色素性勒克斯模型的差異: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主題報告。他表示,隨著LED光源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光的非視覺效應認識的加深,在室內環境中,特別是在日光不足的空間中,應用晝夜節律照明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人們普遍認為,光譜功率分布(SPD)、角膜照度、時間、持續時間和先前的光照暴露史是影響人體生理系統的重要因素。其中,如果了解晝夜節律系統的光譜靈敏度函數和期望的晝夜節律光劑量,SPD和角膜照度可以由照明專家精心設計和控制。并試圖比較這兩個模型,找出更好的一個,可以用來準確地量化一般照明的晝夜影響。【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