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間,廣東銀禧科技(300221)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禧科技”)公告,終止“3D打印一體化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研發與產業創新團隊”項目并退回剩余財政補貼。
公告稱,由于目前國內3D打印市場尚未成熟,其技術在民用領域仍未跟上發展步伐,公司引進的3D打印項目雖能實現平臺運作,但無法在項目實施期內大規模應用,且無法在項目實施期內完成約定的經濟目標,因此公司申請終止該項目,并退回剩余省財政資金1774萬元。
銀禧科技表示,雖然公司“3D打印一體化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研發與產業創新團隊”項目已終止,但公司在3D打印材料方面的產品研發及制造不會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銀禧科技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公司凈利潤虧損5.95億元至6億元。
引入5年項目未盈利
銀禧科技引入3D打印項目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根據其公告,公司從2013年10月開始進行3D打印改性塑料耗材的研發工作,以開拓公司在3D打印使用耗材的新領域。
為加快研發進程,銀禧科技引進了以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為團隊帶頭人的創新科研團隊,并向廣東省科技廳申請引進創新科技團隊的政府資助。
對于引進3D打印創新團隊的原因,銀禧科技曾在一次投資者活動中解釋稱,廣東作為中國的制造業基地,新興3D打印技術是提升廣東制造業科技創新能力及工藝制造能力的又一方向,因此3D打印技術將對廣東省的產業轉型升級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公司是從事改性塑料研發及產業化的上市公司,在材料開發上具有豐富的經驗。
2015年5月,為加快公司3D打印業務的發展,銀禧科技旗下子公司蘇州銀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深圳三維魔坊網絡有限公司,專門從事3D打印服務、3D打印創意禮品銷售及設計師資源整合等業務。
此外,為擴大其3D打印業務版圖,銀禧科技于2015年7月公開表示計劃收購位于以色列的一家3D打印種植牙高科技公司部分股權。但因雙方在股權比例、交易標的作價及對未來業績保證等方面未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此項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2017年年報中,銀禧科技提到,3D打印技術應用實現全面產業化仍需較長時間,項目短期內難以取得較高的盈利。在披露的2018年中報中,銀禧科技提到,公司3D打印業務項目緊張尚存在不確定性。
年度預虧6億
2018年12月27日,銀禧科技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說明會,預計2018年,銀禧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為-420%至-2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金額為5.95億元至6億元。
對此,銀禧科技解釋稱,巨虧的原因是:由于智能手機行業需求表現疲軟,全資子公司興科電子第四季度營收、凈利同比大幅下滑,相關業績承諾未達預期。將對并購興科電子形成的4.9億元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公開資料顯示,銀禧科技于2016年6月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從關聯股東手中購買興科電子余下66.2%的股權。
交易對方當時承諾興科電子2016、2017、2018扣費凈利潤分別為2億元、2.4億元、2.9億元。事實上,興科電子只在第一年完成業績承諾,其余年份均不及預期。
2018年中報披露,報告期內,興科電子僅完成凈利潤3390萬元,同比下滑46%,同時,興科電子沖回較多壞賬準備,當期形成資產減值-9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