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盤點:2018年LED行業十大專利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2-24 來源:極智頭條作者:JACK瀏覽次數:624
  2018年即將謝幕,這一年LED行業大小事情不斷。其中,專利侵權問題不可不談!專利侵權問題依舊是LED行業永恒的話題。之前LED行業專利侵權很多,2018年總覺得尤其的多。其中,最突出的莫過于受到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美國公司發起的”美國337調查“,讓許多中國企業受到波及。
 
  閑話不多說,極智小編擺出《2018年LED行業十大專利戰》,供您參考。
 
  一、首爾半導體
 
  1、首爾半導體VS億光
 
  首爾半導體12月11日稱,其在德國曼海姆法院與億光(Everlight)進行的專利訴訟中獲得勝訴。此訴訟系與LED封裝散熱結構有關的專利訴訟。億光在2017年從美國一家企業購買了該項專利,并于此后在德國曼海姆法院對首爾半導體提起了專利訴訟。
 
  今年年初,首爾半導體在英國對億光提起的專利訴訟中也獲得了勝訴。英國法院對該項專利作出了無效判決,并命令億光向首爾半導體支付約100萬美元的訴訟費用。此外,首爾半導體還針對銷售億光 Mid Power、 High Power LED產品的流通企業,在德國、意大利、日本分別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目前正在等在判決。
 
  2、首爾半導體VS Fry’s Electronics
 
  11月27日,首爾半導體稱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部地方法院,對美國大型家電產品流通公司--Fry’s Electronics追加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首爾半導體在起訴狀中主張,Fry’s Electronics銷售的諸多電視產品侵犯了首爾半導體包括將LED芯片直接焊接在基板上的WICOP技術在內的芯片、封裝、熒光劑、透鏡以及背光系統等19項專利。首爾半導體此前8月31日,已經對該流通企業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3、首爾半導體VS Philcor TV & Electronic Leasing, Inc.
 
  9月20日,首爾半導體發布消息,稱其在對美國LED照明產品銷售商Philcor TV & Electronic Leasing, Inc.(下稱“Philcor”)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中,獲得了美國聯邦法院的勝訴判決。
 
  在訴訟過程中,Philcor放棄了就被訴產品專利侵權的事實以及首爾半導體的專利有效性進行爭辯,同時表示會對首爾半導體Acrich MJT(6V以上高壓芯片)、高壓驅動技術(Acrich Driver)、LED燈絲燈、LED封裝、LED外延片生長以及LED芯片制造等專利技術予以尊重。與此同時,雙方達成和解,由Philcor對首爾半導體因其侵權行為所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并支付專利使用費。
 
  4、首爾半導體VS美國LED燈具銷售平臺SLES
 
  3月2日,首爾半導體在美國德克薩斯北部聯邦法院對美國最大的LED燈具網上銷售平臺1000bulbs.com的運營商 Service Lighting Electrical Supplies, Inc.,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主張其侵犯了10項LED專利。
 
  5、首爾半導體VS 美賣場銷售商Bed Bath & Beyond
 
  5月8日,首爾半導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央聯邦法院對在美國擁有1,550家賣場的大型銷售商 Bed Bath & Beyond Inc.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主張其侵犯了8項LED專利。首爾半導體在起訴狀中指出,包括大型照明企業Feit Electric生產的產品在內的多種照明產品均為侵權產品。
 
  二、晶元光電
 
  1、晶元光電VS三安
 
  由于晶元光電于2017年4月控告Lowe’s所販賣的LED燈絲燈侵犯晶電的五件專利:美國專利6,346,771, 7,560,738, 8,492,780, 8,587,020, 及 8,791,467,Lowe’s (Lowe’s Home Centers, LLC) 與三安 (Fujian Sanan Group Co., LTD.) 因而向美國專利局就該五件專利提出無效請求。美國專利局近日作成裁定,針對該五件專利無效請求全數拒絕立案。該五件專利之專利范圍完全不受影響。
 
  Lowe’s與三安在無效請求中質疑該五件專利之專利性,提出該五件專利不具專利性。經過晶元光電向美國專利局清楚并詳細地說明系爭專利之新穎性與非顯而易知性后,美國專利局同意該些專利所涵蓋的創新設計與技術值得專利保護,而分別在2018年11月1日針對美國專利8,791,467與7,560,738裁定不立案,并于2018年11月20日針對美國專利6,346,771、8,492,780與8,587,020裁定不立案。根據相關法律,請求人(Lowe’s與三安)就此裁定無法提出上訴。
 
  2、晶元光電 VS V-TAC
 
  晶元光電8月24日宣布其同意與V-TAC USA Corp.就雙方在美國加州中區地方法院進行中的專利訴訟達成和解,V-TAC同意即日起不再銷售侵權產品。
 
  美國時間2018/5/7,晶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聯邦地方法院對V-TAC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晶電在訴狀中指出V-TAC產品侵犯七件晶電專利,并申請法院核發禁制令以禁止V-TAC繼續銷售侵權之產品。
 
  晶電在訴狀中指出V-TAC之LED燈絲燈泡,例如,型號為215之VT-5115D燈泡、型號為200之VT-5100D燈泡以及型號為283之VT-5133燈泡,侵犯多篇晶電美國專利,包括但不限于專利號6,346,771,發明名稱“高功率發光二極管照明燈”、專利號7,489,068,發明名稱“發光裝置”、專利號7,560,738,發明名稱“具有黏結層之發光二極管數組”、專利號8,240,881,發明名稱“發光組件之封裝結構”、專利號9,065,022,發明名稱“發光裝置”、專利號9,488,321,發明名稱“具有位于透明基板上之斜置型發光組件之照明裝置”、專利號9,664,340,發明名稱“發光裝置”。
 
  3、晶元光電VS波士頓大學
 
  晶電7月27日公告,公司和波士頓大學的專利侵權訴訟案,經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作成二審判決,判定波士頓大學專利權無效,晶電勝訴。
 
  晶電表示,該訴訟案已經過多年,是美國波士頓大學基金會(以下稱波士頓大學)在2012年10月12日在美國麻州(Massachusetts)地方法院向晶電及客戶提出波士頓大學美國專利的侵權訴訟,當時求償568萬余美元。
 
  晶電表示,上述專利738是有關于具有非單結晶系氮化鎵緩沖層(Not-Single CrystallineGaN Buffer Layer)的藍光LED晶片。并在2015年11月,由非專業人士組成的陪審團裁定本公司侵權并需賠款930萬美元。
 
  4、晶元光電VS All Star Lighting
 
  晶電7月9日發布聲明表示,針對美商All Star Lighting銷售LED燈絲燈泡侵權產品之專利訴訟案,現已同意雙方就該案達成和解。根據和解條件,All Star Lighting同意停止自佛山電器照明購買并銷售未經晶電授權的LED燈絲燈泡;至于其他和解細節,雙方則未有具體說明。
 
  晶電指出,All Star Lighting以Luxrite品牌所銷售的LED燈絲燈泡,為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所制造販售,但該LED燈絲燈泡產品侵犯多件晶電LED燈絲美國專利,也未獲晶電授權,其中包括專利號 7,355,208「氮化物半導體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專利號 7,489,068「發光裝置」、專利號 7,560,738「具有黏結層之發光二極管陣列」、專利號 8,791,467「發光二極管及其制造方法」、專利號 9,065,022「發光裝置」等。為此,晶電在2017年10月13日于美國紐澤西州地方法院(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District of New Jersey)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三、日亞化學
 
  1、日亞化學VS億光
 
  日亞化學繼日前獲德國杜賽道夫上訴法院判決YAG專利勝訴后,12月17日再發新聞稿表示,另一起與億光之間的YAG專利侵權訴訟,也已獲德地方法院確定判決,億光不得上訴。
 
  日亞表示,億光電子及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的白光LED產品,侵害日亞兩件YAG專利,包括專利第EP 936 682(德國專利號DE 697 02 929)以及EP 2 276 080(德國專利號DE 697 40 795),因此于2016年12月向德國杜賽道夫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2、日亞化學VS宏齊
 
  8月2日,日亞發布新聞稿,宣布獲得賠償并終結與宏齊科技在德國就YAG專利的侵權爭議。
 
  據悉,2010年10月,日亞化學對臺灣地區的LED制造廠宏齊科技在德國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侵權產品為宏齊科技所擁有的「HT-V116TW」、「HT-U158TW」、「HT-T169TW」以及「HT-P178TWU-PQPS-DG」等四款白光LED。
 
  日亞主張上開在德國販售的產品侵害日亞的YAG專利,即歐洲專利第 EP 936 682 號(德國專利號 DE 697 02 929),請求法院核發禁制令以及判給損害賠償。杜賽道夫地方法院于2012年3月29日所作成的一審判決(判決字號4a O 184/10)以及杜賽道夫上訴法院于2017年1月20日作成的二審判決(判決字號I-2 U 41/12),均肯認日亞的主張,判認宏齊科技構成侵權行為。上述判決具有最終效力。
 
  根據上述的最終判決,日亞與宏齊科技已終結彼此就德國YAG專利的法律爭議。
 
  3、日亞化學VS日本華碩及其經銷商
 
  5月18日,日亞化學對華碩之日本子公司ASUS JAPAN株式會社(即“日本華碩”)及其經銷商SYNNEX Infotec株式會社,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日亞請求損害賠償的對象產品是華碩所制造、搭載白色LED閃光燈的智能型手機ZenFone Go (ZB551KL、ZC500TG)以及ZenFone 2 Laser (ZE500KL)。日亞認為此等產品上搭載的白色LED落入其日本專利第5177317號與第5610056號之權利范圍,故提起本件訴訟。
 
  四、三菱化學
 
  10月30日,三菱化學收到紅色熒光粉專利侵權案一審判決,該判決認定被告煙臺希爾德侵害了三菱化學專利權。
 
  2015年1月23日,三菱化學以希爾德公司侵害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以下簡稱“NIMS”) 和其公司共有的紅色熒光粉中國專利(中國專利第ZL200480040967.7號,第ZL200710199440.4號以及第ZL201110066517.7號,以下簡稱“本專利”(注 1))為由,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其停止在中國生產和銷售被控侵權熒光粉產品等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經審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支持了本公司的主張,判令希爾德公司停止其侵權行為,并向本公司賠償合計 600 萬元人民幣。
 
  五、SETi
 
  UV LED專營企業Sens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 (“SETi”)近期聲明,其已在加利福尼亞北部地方法院對 Bolb, Inc. (“Bolb”)和Quantum Egg, Inc. (“Q-egg”)兩家公司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據SETi主張,Bolb和Q-Egg在市場中銷售的UV LED殺菌裝置,侵犯了SETi的6項LED專利,該等專利涵蓋了囊括UV LED殺菌裝置構造及驅動器技術、LED芯片制造技術、LED半導體培養技術等適用于UV LED的各項基本技術。
 
  六、LG Innotek
 
  LG Innotek于美國當地時間7月25日向加利福尼亞北部聯邦地方法院及加利福尼亞中部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UV美甲烘干機Evergreat侵犯其UV LED專利技術。這是LG Innotek首次對UV LED產品提起專利訴訟。
 
  本次訴訟指控Evergreat公司銷售的10種型號的UV美甲烘干機非法使用了LG Innotek芯片設計專利。LG Innotek針對這些產品申請了禁止銷售禁令,并提起索賠訴訟。
 
  LG Innotek曾于去年1月向Evergreat公司發送了專利侵權警告函,并要求其簽訂許可證。但Evergreat公司未回應協商要求,因此LG Innotek提起了本次訴訟。
 
  七、銳高
 
  銳高子公司Tridonic Jennersdorf GmbH 8月6日宣布在慕尼黑第一地方法院對德國經銷商Ingram Micro Distribution GmbH提起訴訟。
 
  訴訟重點關注由銳高所屬的B.O.S.E.聯盟所擁有的LED專利權(IP),控告Ingram Micro Distribution GmbH公司銷售的配置有LED的HTC智能手機侵犯了上述專利權。
 
  根據介紹,Tridonic Jennersdorf GmbH、日本的豐田合成株式會社(Toyoda Gosei, Ltd.)、德國的Leuchtstoffwerk Breitungen GmbH和Litec GbR共同組成的B.O.S.E.聯盟擁有“藍光LED芯片和黃色硅酸鹽熒光粉的組合轉換為白光的LED技術”的基礎專利。
 
  八、Lumileds
 
  2014年,Lumileds因認為前員工陳剛毅涉嫌竊取商業機密,給中國上市公司德豪潤達,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在該法院以不具備管轄權為由駁回起訴后,Lumileds又于2015年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郡高等法院提起訴訟。
 
  2018年8月10日,法院陪審團作出裁決,認定德豪潤達竊取Lumileds制造高功率LED核心技術相關的商業機密事實成立,德豪潤達須賠償Lumileds6600萬美元。該賠償金額是陪審團裁決結果,最終賠償金額以法院判決為準。
 
  8月14日,德豪潤達發布公告表示,Lumileds此舉屬惡意訴訟行為,對此將積極采取措施,如在美提起申訴、上訴,在國內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反訴。此外,該公告中還表示,德豪潤達將在下一階段根據案件事實,對Lumileds啟動其他訴訟。
 
  九、德豪潤達
 
  德豪潤達11月27晚間公告,因發明專利權被侵害的原因,德豪潤達與其全資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作為共同原告將LumiledsLLC、亮銳(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亮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今一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南屏分公司、珠海市今一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蘋果貿易公司等六家公司告上法庭,索賠5億元。
 
  據悉,德豪潤達此次訴訟請求判令上述六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公司名稱為“一種LED倒裝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專利號:201310115299.0)發明專利權的行為。
 
  十、美國337調查
 
  1、美國企業對LED照明設備及組件提起337調查申請
 
  2018年3月6日,美國Fraen Corporation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LED照明設備及組件(Certain LED Ligh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2、美國Ultra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對11家中國企業發起337調查
 
  2018年3月27日,美國Ultra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LED燈驅動及其組件 ( Certain Light Engin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艾比森、奧拓電子、雷曼光電、上海三思、洲明科技、元亨光電、利亞德、聯建光電、深圳金立翔視效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中國企業為列名被訴企業,其中多數為LED顯示屏企業。
 
  小結:2018年,LED行業專利戰爭持續爆發,專利訴訟并呈現與日俱增態勢,均是LED產業利益的博弈。隨著LED照明步入發展黃金期,全球的LED大型企業無不加緊運用專利這一武器掌握市場主導權,專利戰也將呈常態化趨勢。如今,中國LED企業不斷的全球化擴張,專利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
 
  從全球LED專利布局來看,關鍵技術專利掌握在幾大國際LED巨頭手中,并且在發展早期早已建立起嚴密的專利網,將主導權緊握手中。為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保護自身壟斷利益,他們一直對全球品牌的產品進行縝密的調查,通過專利訴訟限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同時,對于他們來說,由此獲得的專利侵權賠償金是一筆可觀的且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
 
  隨著LED行業競爭加劇,期間的專利糾紛、訴訟亦在同步增長。對于中國LED產業來說,在專利積累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且大多數專利只停留在衍生性專利,難免會遭受不少專利訴訟之苦。中國在LED專利方面話語權很小,克服專利問題任重而道遠。面對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介入到專利之爭,中國LED企業如何自保不得不成為企業思考的難題。
 
  目前,LED企業在與國際巨頭的專利交叉授權形成的“保護傘”這種方式也只是權宜之計。除了交叉授權專利之外,通過購買方式也是LED企業獲取專利的有效途徑。通過并購,掌握全球先進的專利技術,能有效降低企業發展的風險和成本,充分利用經驗曲線效應,獲得產品競爭優勢等。中西結合、優勢互補,才能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LED企業在專利技術創新的同時,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以防遭受“專利海盜”的打劫。在法律層面,“專利海盜”現象是一種利用法律和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仿冒行為,而進行的一種“合法搶劫”。
 
  因此,在專利戰“狼煙四起”的LED領域,中國LED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獲取更多的專利保障,并建立起龐大的專利保護傘,讓企業走得又快又穩又安全。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