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占有率正在穩步提升,目前已經首次超越液晶,深受高端用戶喜愛。不過,OLED技術也并非沒有競爭對手。MicroLED技術在業界備受關注,很多大廠都在積極研發,不過現在仍然不能夠克服巨量轉移的難點。而在MicroLED技術正式成熟之前,MiniLED同樣被廠商寄予厚望。
MiniLED技術有望在2018年問世
據了解,MiniLED的晶粒尺寸約為100微米,MicroLED則是低于50微米,所以MiniLED不需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門檻,量產具有可行性,可作為大尺寸顯示屏、電視和手機背光等應用,尤其是智能手機可望優先導入。MiniLED技術已經于2017年下半進入產品設計及認證階段,具體產品有望在今年問世。

巨量轉移是MicroLED技術的主要難點
業界紛看好MiniLED為有效解決整體LED產能去化的出海口,隨著LED發光效率提高,LED背光需求及產值進入飽和或衰退,以5英寸的手機面板為例,目前LED背光顆數約20~25顆,未來若使用MiniLED,一支手機需求量約9000顆。盡管單顆MiniLED尺寸較小,但由于采取直下式背光,將可透過LocalDimming(動態背光分區)設計達到高動態范HDR的顯示效果,呈現更細致的屏幕畫面,同時與OLED的厚度一樣。
目前MiniLED設計方案分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達到100%NTSC高色域顯示,而透過藍光LED搭配熒光粉的白光MiniLED,則能達到80~90%NTSC顯示效果,色彩表現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