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戰略“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綱要的出臺,健康產業或將成為拉動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健康產業涵蓋廣泛,對于LED產業來說牽涉的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正因為LED光源小巧、易控、可調的特點在提供健康光品質照明上提供了機遇與挑戰。其中包括“光健康、光保健、光治療”,而“光治療”代替藥物治療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也成為LED企業重點關注和布局的領域。

2017年11月1日-3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暨 2017 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在北京順義隆重召開。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半導體照明科技促進中心和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承辦。論壇同時得到了科技部、發改委、國標委和北京市科委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2日上午,由廣東凱西歐照明有限公司和飛利浦照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SSLCHINA2017:光品質與光健康”分會,引起了產學研用界的高度關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主任蔡建奇在SSLCHINA2017:光品質與光健康分會上分享了“基于健康照明的智能系統研發”主題報告。

報告中,他首先介紹了健康照明研發的重點以及十三五的光健康項目。他表示,要從光品質的特征與顯性健康的生理量表達出發,建立以視覺生理指標為主體的,涵蓋非視覺生物效應與顯性生理量的光健康人因學評價體系,解決半導體照明參數與人體健康之間的影響機制這一科學問題,構建客觀量化評價半導體照明的短、中、長期生理影響的研究路徑。
他提出健康照明的五大研究重點:
其一是光譜能量分布對于人的視覺、非視覺、腦功能、皮膚及代謝系統的關聯機制研究,通過這一研究我們可以精準的研發設計出“健康”光譜,確定有益的色溫變化范圍,匹配適應的顏色質量系統。
其二是在此研究基礎上以日常人體受光照的器官的有效接觸面積為對象,研究人體光生物周期最佳曝光量,通過這一研究我們可以根據人體特點設計出滿足健康需求的、集合了光譜能量分布+色溫+光強等多指標的時間周期變化曲線。
其三是從光的方向性特性出發,以視覺影響為主要方向,研究漫射、直射、反射、偏振對于光環境的影響,從而水平均勻度和垂直均勻度上提升環境空間的光分布,在有效降低眩光的同時滿足人的視覺和腦力負荷需求。
其四是針對頻閃--占空比問題,研究頻閃對于視覺系統和腦功能的影響,確定滿足人體健康需求且兼顧性價比要求的頻閃指標。
其五就是在以上四個方面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場景、模式等需求,以光生物機理研究為基礎實現對人體危害最小的光誘導和光脅迫的功能。
他認為,基于健康照明智能系統研發的思路,我們應該研究的是人與光的適應性的問題。工業時代前的千萬年我們人類生活的是光譜能量分布不斷變化,量度不停調整的自然光環境下的,對于這類光的適應是刻入我們的基因,目前自然光照明它應該是光譜能量分布的可調及亮度不斷變化的時間周期曲線,這個可能是目前我們認為健康照明的一個方向。
最后他介紹了目前他所主持的照明產品視覺健康舒適度系列標準在CIE的進展情況--2017年10月,在CIE中期大會期間,已在CIE第六分部(光生物和光化學)進行了該系列標準的提案報告,并獲得國際專家的認可,目前已開始進行該標準立項的各類文本申報工作。(根據現場速記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