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TCL收購華星光電10%股權閃電過會 增強對其掌控能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9-22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綜合作者:JACK瀏覽次數:2216
受到國家新政策影響,產業新技術的更新迭代,市場需求的空前增長,TCL集團高層敏銳的戰略投資眼光加速集團整合。無論從上到下、從內到外也正經歷新一輪變革。
 
閃電過會,增強對華星光電掌控能力
 
9月21日,TCL集團正式復牌,其近期停牌的原因是證監會審核公司的一項收購計劃。早在7月,TCL集團就擬收購旗下華星光電10.04%的股份。
 
具體來說,TCL集團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漢翼、星宇有限、林周星瀾、林周星涌、 林周星源、林周星漣合計持有的華星光電10.04%股權,交易價格為40.34億元。
 
據證監會網站20日消息,TCL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獲有條件通過。
 
20日晚間,TCL集團公告稱,公司以40.34億元收購華星光電10.04%股權的交易,當日獲得并購重組委審核通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從交易被證監會受理到上會獲得通過,僅花費了27天時間,這意味著該收購進入了快速審核通道。周四,TCL集團沖高回落,收盤上漲1.68%。
 
TCL集團7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漢翼、星宇有限、林周星瀾、林周星涌、林周星源、林周星漣合計持有的華星光電10.04%股權,發行價為3.10元/股,交易價格為40.34億元。收購完成后,TCL集團將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股權。
 
華星光電一直是TCL集團的重要利潤來源。去年華星光電實現營收223億元,凈利潤達23.1億元。此前,TCL對外公告稱,預計華星光電今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近年來,華星光電也持續投入重金,以擴大面板的產能。在當前建設的產線中,G11項目和武漢的柔性屏產線最受關注,其中,G11項目預計在明年開始投產,主打大尺寸屏幕,將會在彩電屏上有很大的產能增量。而柔性AMOLED生產線預計2019年投產,2020年上半年量產,預計滿產后月產能達到4.5萬片玻璃基板。
 
對于此次收購,TCL表示,主要是看好未來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發展。通過收購進一步增強對華星光電的控制力,從而提升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強化股東回報。同時,此次收購也將使華星光電主要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完善公司股權激勵和人才吸引。
 
同時,TCL集團對華星光電啟動了重組計劃。在收購華星光電10.04%的股份以后,TCL集團將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股權。一方面,這將有利于集團提高決策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團進行融資。
 
對此,方正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馬軍表示,本次并購完成后,A股TCL集團將作為華星的融資平臺,終端業務等整合到香港上市公司平臺,A股有望成為優質資產、輕資產業務平臺,資產價值將會明確突出。公司互聯網業務有望明年取得突破,看好公司第三次戰略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從預案發布到通過并購重組委審核,僅僅只花費了69天,從交易被證監會受理到上會獲得通過,僅花費了27天時間,而中間未接收證監會反饋意見,僅收到一次交易所問詢,這也是近年來罕見的快速過會案例。
 
對此,東部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并購重組一般從預案發布到過會動輒半年甚至一兩年,TCL如此神速過會顯然是走了快速審核通道,中間沒有預審環節,也沒有接受反饋意見以及反饋回復,直接提請并購重組委審議。不過,大多數公司的并購重組項目很難進入快速審核通道。”
 
加速對華星融資,加大兩重點技術投入
 
對于華星光電這一優質重資產,TCL集團一直想為它尋找融資平臺,但是兩次借殼上市均未成功。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IFA展期間接受采訪時談道:“對公司而言,資本投入最大的是華星光電,我們曾經想過把這一個業務分拆上市,但受制于國內資本市場不允許業務分拆,所以我們就只能考慮以TCL這個集團的平臺來為華星融資。”
 
這樣一來,直接的影響就是TCL集團的平臺會變得很復雜,李東生表示:“終端產品業務、顯示業務和服務業務都會合在一起,于是后來我們做了一個調整,把我們的終端產品業務逐步轉移到香港公司,到香港上市。”目前,TCL集團在香港已經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TCL多媒體電子、通力電子和華顯光電。而TCL集團依舊是他們的控股公司。
 
武漢華星光電柔性顯示技術可以實現顯示屏折疊,滿足柔性手機折疊的需求,折起來是手機,展開就是Pad,縮小體積,方便攜帶。李萌給予高度認可,并表示柔性顯示是半導體顯示技術未來發展方向,希望華星光電加快柔性顯示技術研發和項目建設進度,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對于未來,李東生指出, TCL會在兩個技術領域加大投入,爭取在兩個技術領域能夠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一是半導體顯示技術,去年我們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僅次于三星顯示,超越了絕大部分半導體顯示企業,包括日本企業。”據李東生透露,目前,華星光電正在深圳建設第11代液晶面板線,明年投產;TCL還正在武漢建設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2019年投產、2020年放量。目前,華星光電只有40%的面板供應給TCL,60%對外供應。未來,對外供應的比例將提升,因為一條11代線的產能等于兩條8.5代線。
 
“二是智能和互聯網應用方面,特別是人工智能,這塊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到各個終端產品當中,用互聯網、大數據支撐企業的發展。”他坦言,目前家電的人工智能應用剛剛才開始,人工智能到底會發生到什么程度,其實現在是沒有人能夠做出準確判斷的。但是TCL相信人工智能一定能夠給人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并且智能制造一定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接下來,TCL也會將人工智能方面以及智能互聯網應用方面做為兩個重點技術方向。
 
中國制造2025”也是TCL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李東生表示,在提升工業能力方面,TCL會集中在智能制造,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TCL已經在主要產業生產工廠開始了新一輪的智能制造升級。目前旗下華星光電已經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工廠,接下來將在智能化方面進行升級,通過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技術,建立起一個生產系統各種數據的一個大數據系統。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任何工藝的問題、質量的問題,都能夠通過這個大數據系統的分析,立馬能夠找到并且可以實現提前干預。智能制造和相關的工藝技術開發是能夠保持中國作為制造大國,保持實體經濟、實業競爭力的基礎,所以TCL未來在這方面也會投入很大的資金。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