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新型顯示 » 正文

人工智能和量子點如何拯救彩電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8-25 來源:華商報瀏覽次數:295
   先問讀者一個問題,你現在還看電視嗎?家里的電視一年中能看多少小時?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電視機,近兩年來無論是產品競爭力還是市場表現,都有些吃力。從統計數據以及產品迭代的頻率來看,彩電業已經處于一個非常危險的邊緣,而從去年到今年以來頻繁進入公眾視野的OLED、量子點甚至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于彩電業的改造也并非一帆風順。
 
  彩電市場今年表現究竟如何,先來看一組數據。中怡康時代全渠道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是彩電市場五年以來最艱難的一個季度,彩電零售量規模降至5年內最低。2017年第一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1153萬臺,同比下降12.5%。第一季度的三個傳統促銷節點——元旦、春節、3·15都沒能將電視機銷量拉出下滑的泥潭。
 
  盡管銷量下滑,但各品牌的排名基本上保持了應有的隊形。中怡康數據顯示,一季度零售量排名前十的彩電品牌分別是海信、創維、TCL、長虹、夏普、康佳、海爾、三星、索尼和PPTV。
 
  而到了第二季度,情況則更慘。中怡康分析師劉威表示,第二季度最重要的促銷節點是五一,中怡康時代全渠道數據顯示,五一彩電零售量規模450萬臺,同比下降17.4%。如果再放到整個上半年來看,情況同樣不樂觀,今年1~6月,僅2月、6月線上市場出現小幅度上漲,其他月份市場全部同比去年下降。上半年線上市場同比下降4.7%,線下市場同比則下降19.3%。進入7月,雖然線上線下零售量同比均超過20%,但同比去年1~7月市場,還是下降了16.0%。
 
  曾經的“家電之王”為何為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市場表現不佳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年輕用戶大量流失,導致電視的開機率一直偏低。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早在2015年,電視的開機率已經跌至30%。近兩年這個數字還在走低,互聯網裝修品牌土巴兔提供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大城市的電視開機率普遍維持在20%左右。
 
  移動互聯網的生活方式對電視機有著明顯的“替代效應”,用戶娛樂習慣正在發生改變,電視機的迭代步伐已經明顯滯后。艾瑞咨詢分析師認為,移動互聯網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電視的觀看形式對于現在的很多用戶來說已經顯得過時。同時電視資源不豐富、播放方式不靈活、操作不方便等,導致大多數用戶選擇將電視作壁上觀。根據艾瑞咨詢的調查,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半(54.1%)的受訪者表示,電視已經不再是自己家中首選的娛樂方式。
 
  用戶段先生表示,平時回家用手機、平板電腦就能看到很多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和體育賽事,還不干擾孩子的學習。五年前買的平板電視掛在墻上,一年之中也僅有春晚或者大型體育賽事的時候才打開。
 
  面對這種局面,彩電業也在努力改變現狀。一是從面板材質上進行更新換代,目前主流的電視廠家正在將材質從LED向OLED乃至量子點技術過渡。另外一個就是在人工智能的軟件系統上進行升級。但無論哪個方向,用戶都需要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可見前途并非一帆風順。
 
  首先從面板材質上看,無論是OLED還是量子點,雖然在畫質上比過往的LCD和LED都優秀很多,但最大的硬傷是價格,動輒上萬元的高端貨將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排除在外,僅靠小眾用戶購買很難提升整體的銷售數據。另外,對于國產彩電品牌而言,面板的核心技術仍掌控在日韓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廠商的手里,短期來看,新型面板價格下探的空間非常有限。
 
  另外一個方向是人工智能。目前傳統的國產電視品牌以及互聯網品牌都在涉足人工智能電視,和普通電視相比,人工智能電視是電視軟件系統上的升級,通過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為便利和人性化的操作體驗。記者也體驗了小米的人工智能電視產品,主要是通過語音指令完成以前遙控器的操作,對于老人會更適合一些。
 
  但是,人工智能電視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受制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目前人工智能技術仍在爬坡中,遠未達到人們想象中的那么“聰明“,這一過程還很漫長。對此,家電行業專家表示,如果想讓消費者重新變成電視觀眾,內容、畫質和體驗作為電視機最主要的三駕馬車仍然是用戶關注的焦點,現在電視行業走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前進中的阻力也很大,前景不容樂觀。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