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鴻海加入液晶面板戰局或將面臨產能過剩問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2-20 來源:中國經營報瀏覽次數:191
   近日,日本媒體報道稱,鴻海與已經收入麾下的夏普正計劃在廣州新建大規模液晶面板工廠,投資總額或達8000億日元(約480億元人民幣)。
 
  富士康方面對記者表示,目前對相關傳言不予置評。而日本媒體則隨后報道稱,夏普方面已經證實,確實考慮在廣州興建面板廠,目前處于評估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對鴻海而言,顯示面板作為其代工產品的主要關鍵零組件,布局面板領域有助于其掌握上游話語權。但是目前國內已有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鴻海加入戰局很可能面臨產能過剩問題。
 
  看中大陸市場
 
  據日媒報道,此次計劃投資的480億元將主要由鴻海集團承擔,而夏普則以技術方面的合作為主。除此之外,中國地方政府也會提供一定的補助。有夏普方面人士對外證實,確實考慮在廣州建液晶面板工廠,目前處于評估階段。報道還稱,如果中國其他城市提出更好的補貼條件,鴻海也可能考慮廣州之外的城市。預計新工廠最早將在2019年開始量產。
 
  有資深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鴻海此前已經有過多次類似表態,宣布在貴陽、鄭州等地投建液晶面板工廠,但并無下文。此次傳聞選址廣州最終能否定下來仍是未知數。
 
  而對于外界有關建廠傳聞,鴻海位于大陸的子公司富士康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
 
  不過,回顧鴻海面板領域的布局不難發現,郭臺銘在顯示技術上的野心從未停止,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從2004年年底就開始量產面板。郭臺銘后又提出“眼球計劃”,意在整合包括移動終端觸摸面板和電視面板在內的所有與眼球相關的零部件,先后將奇美和夏普收入囊中。
 
  “對鴻海而言,顯示面板是其所制造的產品的主要零組件,掌握關鍵零組件技術顯然可以提高競爭力,因此鴻海持續布局面板領域。”IDC全球硬件組裝研究經理徐美雯表示。
 
  “中國的很多地方政府對于像面板這樣的技術和資金密集型大手筆項目非常支持,因為投資金額大、產能大,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廠房、土地等方面有非常優惠的政策,這是鴻海看中大陸的原因之一。”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另一方面,選擇在中國建液晶面板工廠,鴻海可以就近供應彩電整機企業,因為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地。
 
  一季度市場需求進入淡季
 
  除了鴻海屢屢傳出大手筆投資液晶面板,中國本土的兩大面板廠商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同樣已經在液晶面板生產線上布局,這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就在11月30日,華星光電總投資達538億元的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期間生產線(G11)在深圳動工,預計2019年3月能實現量產;而去年12月,京東方總投資400億元的第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也在合肥動工,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投產。
 
  “目前已經有幾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2018年、2019年會先后實現量產,鴻海此時加入,到時候必然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今年下半年電視面板需求持續轉往較大尺寸的電視,大量消耗面板產能,這也是今年下半年電視面板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預估在面板廠商持續不斷地擴增面板產能的情況下,將會導致面板長期供過于求,利潤減少,部分廠商將被迫關掉不具競爭力的生產線或轉而投資新的顯示技術。”徐美雯表示,IDC預估2017年第一季度在市場需求進入淡季之后,面板就將面臨供過于求的狀態。
 
  根據群智咨詢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年中以來,從32英寸到65英寸,面板價格漲幅均在10美元至60美元之間,從而也引發了彩電價格上漲。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關鍵詞: 鴻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