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縣級照明市場,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大家一邊喊著轉型而另一邊卻又不知道如何轉型,想轉而又不得轉的狀態是極為灼人的,那么,到底縣級渠道商應該如何轉型呢?轉型過程中注意哪些問題呢?謹就自己所見所想略談一二。
首先,轉型是行業轉變么?持有這個觀點的人比較多,在交流過程中,很多客戶會流露出這樣的想法,即現在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建材行業跟著打噴嚏,所以想換個行業做下嘗試,因為現在所從事的行業“有一些冷淡,自己看中的行業比較熱門”,應了那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古話,大多數人在其所從事的行業里哪怕耕耘幾年,其實都沒有認真、深入地去了解行業,并切實可行地提高和發展自己,這樣的轉型不是終點,只是起點,他們會不斷地“轉型”。
其次,轉型是經營品類改變么?抱有這樣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原來做水,現在做電了,原來做電,現在加了廚衛,以此類推,不一而足,此類轉型是初級的轉型,是品類的增加或調整,這類人群在經營思路上有改進。
第三,轉型是經營品牌更改么?懷有這樣想法的人也大有人在,原來經營品牌的,感覺利潤低,增加了中低檔品牌,原來做低端品牌的,想方設法去搶一線品牌的代理權,總之,站在增加店面利潤的角度來做調整,相對而言是轉型中比較高級一點的轉型,至少在專業的程度上比上面兩類人群有了更為精進的態度。
第四,轉型是經營形象改變么?經營形象包括店面形象、陳列、店面服務標準等諸方面,改變經營形象,是一種軟實力的提升,是在原有基礎上,針對市場發展趨勢做的有針對性的改變,原有的小打小鬧改變成專業對口,舊有的坐等上門改變成主動出擊,落后的價值戰換成超高品質服務享受,店還是原來的店,人還是原來的人,但讓消費者有煥然一新的感覺。這種轉型是較為成功的轉型,也是成本最小的轉型。
最后,轉型是經營模式的改變么?原來做零售,現在主攻批發,原來做工程,現在零售、批發、工程三條腿走路,這種經營模式的改變也是較為適宜的轉變,適宜主要體現在“開源”上,雖說前期投入的資源比較多,但這種轉型往往容易獲得成功,并且是長久的成功。
當我們談到轉型時,用的最多的詞是“改變”,這種改變是思維上的改變,思路上的定向,行動上的提高,最終體現在感觀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