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金萊特公告稱將控股子公司深圳市金萊特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供應鏈)51%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呂艷平。
實際上,這是金萊特2016年來第二次剝離子公司資產業務。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終止對子公司浙江安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下稱浙江安備)的投資不同,深圳供應鏈已經初步實現了盈利。
“2016年我們主要以主營(業務)為主,出售(深圳)供應鏈也是整合資源的一個布局,”金萊特證券事務代表梁惠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深圳供應鏈已經實現了一定的盈利,但和公司主營業務協同性并不大。”
梁惠玲同時表示,公司的投資戰略方向發生了改變。至于金萊特投資戰略會向哪個方向變動,其表示不便透露,會在定期報告里公布。
子公司已經扭虧為盈
深圳供應鏈成立時間還不到兩年。2015年4月3日,金萊特發布公告稱和深圳市富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一起投資設立深圳供應鏈。其中金萊特出資510萬元,出資比例為51%;截至2016年7月31日,金萊特實際出資153萬元,持股比例為51%。
深圳供應鏈以供應鏈金融為主營業務,注冊地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并享受合作區一定的金融、財稅及人才政策優惠。
金萊特稱,希望通過設立深圳供應鏈,借助國家及其地方政策的優惠,同時結合本身在供應鏈管理服務上的成熟經驗,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
僅僅一年半以后,金萊特已經決定出售掉深圳供應鏈的股權。在公告里金萊特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優化子公司布局,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
梁惠玲稱,“深圳供應鏈主要做供應鏈金融,它和我們的客戶有關系,跟主營(業務)的上下游、原材料有一些關系,比如電池等大宗原材料有關系,跟我們主營產品沒有關系。”
而深圳供應鏈已在2016年實現了初步的盈利,截至2016年7月31日,深圳供應鏈營業收入為279.66萬元,凈利潤為163.9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供應鏈應收賬款額比例較大,為215.95萬元,占當期營收額的比例為77.22%。金萊特公告稱,2016年7月31日經評估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449.70萬元。結合深圳供應鏈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及參考上述審計、評估值,經交易雙方協商,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150萬元。
已剝離兩家子公司資產
除了供應鏈公司外,金萊特2015年還投資設立了浙江安備及深圳安備無繩電器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100%。其中浙江安備以鋰電池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營業務;深圳安備無繩電器有限公司則涉足電子商務,以“無繩家電”為主營產品,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設有銷售網點。
在2015年年報中,金萊特稱“截至報告末,各控股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運行良好。”而接近2016年下半年時,金萊特已經開始陸續剝離子公司業務資產。今年6月份,金萊特宣布終止對持股51%的子公司浙江安備的投資,并計提了1000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這比金萊特上半年凈利潤還要多。
“浙江安備一直沒能盈利,深圳供應鏈的營業額很小,”梁惠玲稱,金萊特剝離深圳供應鏈和浙江安備的出發點一樣,是公司整合資源的一個布局,其同時透露,“公司的投資戰略方向發生了改變。”至于金萊特投資戰略會向哪個方向變動,梁惠玲表示不便透露,會在定期報告里公布。
到目前為止,2015年所投資的三家公司中,金萊特目前只享有全資子公司深圳安備無繩電器有限公司的權益。
“深圳安備目前還是正常營業的,經營狀況很好,它跟我們主營是掛鉤的,賣的是我們主營產品,是我們打開國內市場的一個渠道。我們的產品大部分是出口,在國內還是比較少,大的代理商在線上會有賣一點。”梁惠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