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將近翻了一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7%,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77平方公里,空氣質量持續優良,優良率位居中部省會首位……翻看過去5年南昌取得的“成績單”,令人驚嘆和鼓舞,回看數字,都是你我幸福生活的盤點。中國共產黨南昌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即將開幕,5年一個刻度,南昌經濟社會蓬勃發展;5年一個跨越,南昌又站在了新的起點。

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4000億
5年是一個節點,回顧“十二五”,南昌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概括起來就是“三突破”、“三跨越”、“三翻番”。“三突破”,就是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4000億,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0美元,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三跨越”,就是財政總收入連續跨越400億、500億、600億、700億四個臺階,達到727.2億元,年均增長1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跨越200億、300億臺階,達到389.2億元,年均增長21.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跨上300億元臺階,年均增長4%。
“三翻番”,就是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實現翻番,達4000億元,年均增長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翻番,達1450億元,年均增長1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翻番,達1608億元,年均增長1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5元
政府錢袋子更鼓了,也惠及了廣大居民。過去5年,南昌居民收入有大幅度提高。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855元,比2010年增加13555元,年均增長1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8元,比2010年增加6526元,年均增長13.8%。
2011年10月,南昌成功舉辦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影響力的同時,還留下一筆體育遺產,建成各類體育場地7706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3平方米,超過國家規定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目標。
5年投866.3億元改善民生
民生投入持續增加。5年來,南昌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866.3億元,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率由2010年的95%提高到98%;城鄉低保水平提高,城區、縣城、農村標準從2010年的300元、260元、120元分別提高到480元、450元、280元;各類學校發展到2080所,覆蓋149.62萬名學生,比2010年增加2.28萬人,新增幼兒園90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醫療衛生機構974個,比2010年增加176個;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建成了一批公共圖書館、群藝(文化)館、博物(紀念)館、農家書屋、基層文化站和社區文化活動室。
此外,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由16萬人減少到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6.4%下降到2.5%。
城市面積“長胖”了77平方公里
隨著大南昌的概念提出,過去5年,南昌城市空間快速拓展。存量空間持續優化,南昌實施了舊城改造三年強攻計劃,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完成了兩輪“拆違拆臨 建綠透綠”行動。累計完成舊城(棚戶區)改造面積約110萬平方米,拆除違建、臨建面積38.3萬平方米,還路于民9.99萬平方米,還綠于民5.36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南昌還實施了新城建設三年強攻計劃,九龍湖3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區全面建設,10.35平方公里的朝陽新城基本成型;新建撤縣建區順利完成,長堎鎮全面融入中心城區;全市建成區面積比2010年增加77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快速推進,16.8平方公里的直管區“四橫兩縱”骨干路網正在加快建設,3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區已經建成。
空間聯系更加緊密,軌道交通加快建設,南昌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十橫十縱”快速路網建成通車42.78公里,正在建設108.22公里;朝陽大橋、象湖隧道等一批過江通道先后建成通車,“一江兩岸、南北雙城”的發展格局已然形成。
省內一小時經濟圈初具雛形,南昌大都市區規劃建設拉開序幕;與長、珠、閩發達地區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接不斷加強,引進了匯豐銀行控股公司、歐菲光(002456,股吧)等世界或國內500強企業。
3個國家級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全超千億
5年來,南昌全力培育百億企業、千億產業和千億園區,積蓄了巨大的發展勢能。經過5年努力,南昌百億企業由2010年的2家增加到8家;食品產業率先達到千億規模,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接近千億;高新、經開、小藍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全部超過千億。
隨著以全省金融商務區為重點載體的現代金融業,以萬達文化旅游城、綠地國際博覽中心、恒茂夢時代廣場、王府井(600859,股吧)城市綜合體和多個電商互聯網創業創新項目為主要抓手的現代商貿旅游業的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集群發展勢頭強勁。糧食等主要農產品(000061,股吧)連年增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451家。
先進制造業成為南昌經濟發展新引擎
過去的5年,南昌做大做強LED產業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歇。特別由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團隊完成的“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唯一一等獎,這一發明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硅襯底LED產業化,為南昌光谷建設注入新動力(310328,基金吧)。目前,南昌初步形成了MOCVD、MO源、外延片、芯片、芯片封裝、光源、燈具、LED顯示屏、背光源等LED光電產業,并具有世界首條硅襯底LED全產業鏈。
南昌在航空制造、LED產業做大做強,形成產業規模的同時,過去的5年,南昌其他制造業也快速發展,取得了驕人成績。目前,南昌全市制造業基本形成了電子信息、航空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材料等9大產業布局,整體競爭力極大增強。2015年,全市工業銷售收入達5472.38億元。“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實現年均增長14.7%,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313.9%,較2010年提高64個百分點。
入選首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
5年來,南昌還致力于改善農村面貌,共計建設了21個特色鎮、72個“五位一體”綜合示范村和3581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完成了涉及25條主要干道沿線“五化”綜合整治。致力于優化生態環境,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達90%以上;空氣質量持續優良,其中2015年優良率達86.3%,位居中部省會第一。
此外,南昌市還入選首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成功創建了“國家森林城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