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歐司朗“變賣”其光源業務后,GE宣布將終止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業活動,并自11月30日起執行。
事實上,近兩年,這些國際照明巨頭或多或少都動過這些心思,有些“動作”完成了,如GE、歐司朗、三星等;有些“動作”中途夭折了,如飛利浦欲出售其照明業務被“喊停”,轉而宣布IPO剝離其照明業務。那么,這些國際品牌的心思,你真的懂嗎?
哪些國際巨頭在行動
11月30日起,GE將終止亞洲和拉丁美洲所有直接商業活動
近日,全球照明巨頭GE Lighting的CEO給內部員工的一封郵件稱,自11月30日起,GE照明將終止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業活動。
繼曝出GE照明將退出亞洲及拉丁美洲市場后,外媒又披露GE照明本月對內宣布將關閉其在布里奇維爾的燈泡廠。據悉,這家傳統照明工廠始建于1948年。目前工廠生產的傳統照明產品已經過時,預計未來將在這座工廠生產新的產品。
照明行業的快速變化,正在讓傳統照明巨頭GE做出無奈的選擇。GE發言人AliciaGauer.透露,如果工會同意,公司將在2017年8月正式關閉上述工廠。

過去幾年,GE照明的收入主要來自傳統白熾燈和熒光燈產品,但是這些產品收入在逐年下滑。因為政府在持續推動消費者選擇更節能的產品,比如LED照明。
數據顯示,GE照明上個月來自傳統照明的收入下滑23%。此前,GE已經將家電業務出售給中國海爾集團。來自GE工業部門的營收數據顯示,本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5%至17億美元,凈利潤下滑42%至9600萬美元。
2014年,三星宣布退出除韓國以外所有市場的LED照明業務
2014年,10月28日,三星電子宣布將退出除韓國之外所有市場的發光二極管 (LED)照明業務。

對此,三星電子發出聲明表示:“我們已經決定停止除了韓國外所有市場的LED燈業務,這樣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在我們的核心業務領域,在LED行業中保持 LED 組件業務的活躍,并繼續為我們的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三星電子還表示,未來LED業務將側重于芯片封裝和用于數碼相機背光源及部件的量產。
今年7月,歐司朗出售其光源業務
2016年7月26日,以戰略投資者IDG資本為首,木林森及義烏國有資本運營中心等有限合伙人組成的中國財團以超過4億歐元(約合4.39億美元)的價格成功贏得了朗德萬斯(LEDVANCE、歐司朗光源業務)的競標。

木林森股份等有限合伙人組成的中國財團贏得歐司朗LEDVANCE。
至此,歷時一年多、引眾多國內LED企業參與競標的歐司朗LEDVANCE并購案正式落幕,歐司朗亦成功“變賣”其光源業務,未來,歐司朗將專注于三大“核心業務”——特種照明、照明系統及解決方案和光電半導體的成長與創新。
國際品牌心思大家猜
國際巨頭“動作”背后,原因是什么?
從理性的角度看待這些國際品牌的選擇,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只是LED照明燈飾行業市場發展、行業規范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那么,國際照明巨頭或出售其部分業務、或退出某區域市場,這里面有何深層意義?為此,我們綜合照明行業人士的觀點,主要有以下猜想:
1、亞洲市場競爭過烈,“價格戰”首當其沖。如當初的三星退出,就有行業人士預測,由于競爭激烈,尤其是海外市場持久的“價格戰”,導致當年三星電子LED業務在海外市場表現持續低迷。
2、LED照明應用利潤偏低,“雞肋”果斷棄之。GE在退出亞洲、拉丁美洲之前,照明業務收入持續下滑,面對這些“業績”難題,GE選擇更專業的領域、更專業的市場、更有利潤的產品,或是明智之舉。
3、適度調整“大而全”,深耕細作“專而精”。歐司朗選擇“變賣”其光源業務,很大原因在于其將專注于三大“核心業務”——特種照明、照明系統及解決方案和光電半導體的成長與創新,而這些專業領域有其獨特的優勢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