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專稿】怎么去詮釋“智慧城市”的涵義?這個或許不用我解釋,這幾年來眾多的“智慧城市”論壇、研討會上的專家、學者、強力單位已經做了多角度、多緯度、全方位的述說。怎么讓“智慧城市”的應用接得了地氣?這些問題是需要從事“智慧城市”應用推廣領域做深度思考的問題。
自從LED照明達到大規模應用之后不久,以GPRS/CDMA/GSM/2G/3G的網絡系統為“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 應用理念得以實施,對LED路燈實施遠傳控制、智能調光、數據上傳、燈具故障及線纜防盜等功能,其軟件、硬件及控制系統技術逐漸成熟,LED照明應用得到了延伸,隨之不斷深化。就目前對于“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在推廣普及時由于各公司生產的智能路燈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加之各地政府對“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心存疑慮,在推廣時可說是困難重重!綜觀眾多自2008年以來,使用到“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的LED路燈城市屈指可數,且是示范性項目,全城普及“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LED路燈的應用幾乎沒有!姑且先不深究個中癥結問題出在那,就“智能照明”或“智能照明節能”的應用表現來看,這一步還沒有真正走好!不管是否承認,事實就擺在眼前。
“智慧城市”的應用提出,無疑會為城市綜合管理帶來非常大的想像空間和操作空間,前一階段的“智能照明”和“智能照明節能”推廣應用不暢,是否在冥冥中造就了為“智慧城市”留力?是否會達成未來10年政府投入對“智慧城市”的打造力度,與所預測的2萬億“藍海”市場體量相符?大步幅的一腳直接跨“智慧城市”是否靠譜?我們在期待,我們在努力,我們在思考,我們也在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深圳市華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曾龍江就站在企業準備的角度思考著怎么達成“智慧城市”的構思:以LED路燈為基礎的燈聯網組建 “智慧城市”,城市密密麻麻布設的路燈桿,具有小投入便可方便組網的優勢,通過合同能源管理(EMC)項下的“能源托管”模式進行項目運營,在業主方保持支付一定能源費的前提下,免費為項目融入WIFI全城覆蓋、燈桿顯示屏信息發布、充電樁、治安監控、PM2.5檢測和發布、水深報警、實時交通狀況、車輛導流、停車場指引等等與交通、治安、環保、照明、商圈服務相關的現實應用功能。由于構建“智慧城市”牽涉到產品、技術、軟件、硬件、專業人才配套、模式等領域眾多,曾龍江總經理提出了公司的“跨界融合,共同發展”核心理念,以“LED+EMC(PPP)+智慧城市” 作為達成“智慧城市”的操作模式,打造華慧能產品、技術、模式、專業人才薈聚的“洼地”,融合各種力量和資源,為構建“智慧城市”項目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在“智慧城市”的實際操作中,華慧能的目標及理念遵循以下原則:
一、理念:
1.解決智慧城市工程建設需求;
2.提供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平臺;
3.獲得智慧城市與防災大數據;
二、迭代實施原則:
1.照明指標:保證達到CJJ-45《城市道路照明標準》里的各項要求及照明效果;
2.改造指標:保證改設計合理、項目結構合理、照明改造后照明效果符合要求;
3.智慧指標:保證智慧指標合理化、科學化、人性化;
4.智慧城市指標:智慧產品的發布的主干道及車流、人流密集處與周邊環境友好。
三、技術保障:
1. 專利保護;
2. 產品質量;
3. 照明效果;
4. 標準要求。
四、智慧照明:
1. 在線監測;
2. 遠程控制;
3. 智能調光;
4.感知信息。
五、以燈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

【作者/深圳市華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