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最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今年年初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稱,中國已成為不容罷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國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十三五”期間,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讀完這則消息,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中國創造”就是由中國創造發明的,版權所有者是中國,展示了知識智慧和腦力,而不是簡單意義上勞動力的“中國制造”。“十二五”期間,我國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蕩、高溫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創性成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特高壓工程等項目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就特高壓而言,無論是從先進性,還是從傳遞清潔能源更加高效的角度來看,特高壓具有距離遠、容量大、安全和經濟性好等諸多特點。
中國特高壓技術的發展與國家電網對于特高壓技術的重視程度是分不開的,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承擔著更安全、更經濟、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歷史使命。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主導突破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無疑是迄今為止難度最大、最復雜的一項電力技術成就。自2004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建設特高壓電網的重大戰略構想以來,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迅速搶占了世界電網技術制高點。
放眼世界電力工業,特高壓輸電的研發成功,大幅提升了我國在國際電工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電力工業在世界電力發展格局中的角色已由多年的追趕者變為實際的領跑者。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特高壓國際標準5項、國家標準36項、行業標準53項、企業標準143項。特高壓交流電壓已成為國際標準電壓,,不僅誕生了“中國標準”,而且也實現了“中國創造”。特高壓技術從無到有,已經成為中國科技的一張新名片。
由此,對于電力行業來說,近年來中國在世界上非常有成就的一項技術就是特高壓,徹底扭轉了我國電力工業長期跟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的被動局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創造”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