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照明事件因為這張法院裁定書?
近日“天貓年銷過億電商黑馬品一照明跑路了??!”刷爆了燈具行業的朋友圈。
其中一份法院文件圖片最引人矚目,就是6月16號順德區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裁定書其中內容:
“凍結被告佛山市品一照明有限公司、佛山市品一照明有限公司順德分公司、謝國英、梁榮華在銀行的存款1500000元或查封、扣押其相應價值的財產。”

留意圖片里面2個關鍵詞:“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財產保全申請”。
這只是一個涉及150萬的合同糾紛案,不足以讓品一照明關閉吧?判決9天后的6月25日品一照明還到肇慶懷集某學校舉辦了一場捐助慈善活動(《大照明》報道)。再結合近日的種種情況,可以推斷出品一照明涉案的金額遠遠超過150萬,告他的一定不止一個。
品一照明曾經神一樣的存在
如果沒出事,品一照明還是神一樣的存在
看看品一照明在的輝煌軌跡:從13年的1000萬,14年的6000萬,到15年超過一個億,發展可謂神速!并且2015年雙十一當天銷售額1200萬!這些讓許許多多企業望塵莫及的銷售業績還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年青人創造的,可謂英雄出少年。半年前的公司年會上他們還喊出2016沖擊4億的目標!初生牛犢不怕虎。
品一照明的靈魂人物董事長梁榮華,是一名“白手起家”的農村80后。2007年,梁榮華進入燈飾生產和銷售行業,此前在IT界的從業經驗讓他在傳統行業中看到了電商帶來的機遇。2013年帶領電商團隊通過網絡銷售LED燈,從當年1000萬元的業績到去年1個多億,在電商界神一樣的存在,《80后農村小伙網上創業賣LED燈一年賣六千萬!》、《80后小伙賣LED兩年賺2億!來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類似關于他的報道儼然成為眾多80后90后的勵志故事。
對品一照明公司而言,進入淘寶天貓并不算早,甚至有點晚。2011年,公司才開始進入淘寶,但進行得并不順利,由于方法不對,兩年來在淘寶的銷售額一直在百萬元左右徘徊。
經過反思,梁榮華意識到,互聯網營銷,只有花大力氣、做得專業才能夠生存,于是去一家培訓機構學習。2013年初,公司新注冊了一家淘寶店,并于6月份上線天貓旗艦店。淘寶店及天貓旗艦店在14年的銷售一鳴驚人,達到4000萬元的銷售額,與官網的產品銷售一起,創造了6000萬元的銷售額。
品一照明兩大殺手锏有玄機
品一照明致勝的兩大殺手锏:打造爆款和首推兩年內包換。
2013年后,電商進入了刀刀見血的廝殺期,要想在成千上萬個網上商城里脫穎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舍得花大量宣傳費投放直通車外,梁榮華使出另外兩大絕招:打造爆款和首推兩年內包換的服務。
在網絡銷售進入白熱化階段,品一照明在行業內首個實行“兩年包換”,這不僅高過了當時消費者的一般預期,而且還是線下實體店都不敢做出的承諾。當然,店鋪也獲得了20%的回購率。
“網銷一定要有爆款產品,且至少要進入排行榜的前四名。90%消費者在天貓搜索時只會看首頁甚至是前幾名的產品,進入排行榜前幾名的爆款其實是店鋪最好的免費廣告,比直通車的營銷還管用。產品如果排行第六,比排行前四時的流量甚至少了一大半。”梁榮華認為“打造爆款產品要不惜代價。”
梁榮華曾經舉例,公司有一款LED產品僅售9.9元,包郵,如今拿到了天貓銷售排行榜的第一名,但其成本價要20元左右,公司每月要為此虧上幾萬元,但該產品為店鋪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關聯銷售,因此“不惜代價也是值得的”。而他2014年所打造的三個爆款,吸頂燈、燈管、吊燈銷售額分別達到了6000萬、1800萬和1000多萬。因這個爆款帶來的流量和銷量占據了店鋪的60%以上。
此外,品一照明積極推動o2o模式轉型。
品一照明最初也曾遇到過封店的糗事。那時候沒有自己的工廠,一度曾經賣斷貨。售出一個月后還沒發貨。為此,去年4月份,梁榮華自建了工廠,目前他已經實現了零庫存的目標。
對于目前很多電商都采取的線下體驗店的模式,梁榮華較早就在和傳統燈飾經銷商洽談O2O的合作制。此外還重視微信等移動端的銷售,借鑒小米的眾籌及粉絲經濟的玩法。
電“傷”還是自殘?
有一種分析認為:企業“改頭換面”之后,故意拖欠供應商欠款,鉆法律空子,早前有不少公司干過。這似乎未免有點陰暗。
在這里要特別提一下,在2015年國星光電一度想并購品一照明。可見品一照明的經營能力在照明行業中還是非常被肯定的。
其實,讓品一照明跌倒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敗于自己的絕招,敗于自己的殺手锏:虧本打造爆款。
虧本打造爆款,以低價取得市場,然后做大規模,使得邊際成本下降,從而靠后面賺錢。這是梁榮華的戰略,也是電商的一個怪圈,類似小米模式、京東模式。這是個燒大錢的游戲,非一般人能玩的。
用品一照明的銷售數據分析就很清楚:
2015年打造的三個爆款,吸頂燈、燈管、吊燈銷售額分別達到了6000萬、1800萬和1000多萬。因這個爆款帶來的流量和銷量占據了店鋪的60%以上。
這是低于保本價50%銷售的,也就是說,銷售多少就虧多少,銷售越多就虧掉越多,占銷售比重越高就越危險!這一年這三爆款就虧掉6000萬+1800萬+1000萬=8800萬!還是60%的銷售比重!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發展雖很快,但常常處于虧損狀態,賠本賺吆喝,不是電傷而是自殘!
資金流就是企業的血液,利潤是企業的生命,企業不賺錢就活不長。無論線上線下、實體虛擬,都逃不過的商業定律!自殘、互殘、集體自殘、集體互殘模式能走多遠?
還是那句,希望品一照明事件有個皆大歡喜的處理結果,讓供應商損失降到最少,也祝愿品一照明能夠渡過難關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