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政策趨勢 » 地方動態 » 正文

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最怕兩“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04 來源:經濟日報瀏覽次數:197
   全球封測臺灣陣容市占率高達55.9%,但IEK指出,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正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高階封測技術主導權多在大廠手中,外患則是采取低價競爭又積極并購的大陸集團。
 
  觀察今年臺灣IC封測產業表現,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估,今年臺灣整體IC封測產值規模約新臺幣4500億元,較去年4413億元成長約2%,其中今年IC封裝產值較去年預估成長1.6%,IC測試業產值較去年成長2.7%。
 
  從全球趨勢來看,工研院IEK預期,全球專業委外封測代工(OSAT)產值比重持續提升,整合元件制造廠(IDM)比重持續降低。
 
  若將封裝與測試分開來看,工研院IEK預期,專業測試比重提升會比專業封裝迅速。
 
  工研院IEK指出,全球封測呈現臺灣、美國和中國大陸三雄鼎立,臺灣陣容市占率最高,高達55.9%,不過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正面臨2大內憂外患。
 
  首先,臺灣小廠面臨中國大陸威脅。IEK指出,中國大陸政策扶植,集團進行并購,加上中國大陸掌握市場優勢,采取低價格戰爭,對臺灣中小廠具威脅性,特別是對于先進技術能量較低、或產品過于單一的臺灣中小廠。
 
  另一方面,臺一線封測大廠也面臨臺積電切入高階封測威脅。IEK表示,臺積電積極提升晶圓級封測能力,透過先進制程晶片優勢,帶動后段封測生意,包括凸塊晶圓(Bumping)、InFO、2.5D、3D等先進封裝技術,毛利相對高。
 
  觀察封測產業發展趨勢,IEK指出,晶圓級等高階封測技術以邏輯產品為主,需要較高資本支出擴廠及維護,因此主導權大多在大廠手中,整并有利進行資金及產能資源調配。
 
  從技術應用端來看,IEK表示,物聯網(IoT)多功能、微型化及低成本封裝趨勢,將帶領系統級封裝(SiP)興起,其中以封測廠與系統廠共同進行模組及SiP開發,較具合作優勢。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