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設施植物環境工程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LED植物工廠”成果,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廣泛贊譽。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獲悉,該成果依托中國農科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863”計劃項目研制而成,被國際普遍認為是“土地利用和農作方式的顛覆性技術”,可大幅提高作物產能,是21世紀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
據介紹,該技術可以對植物工廠內的溫度、濕度、光照、氣流、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要素進行實時自動監控,不用土、不用陽光,可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植物智能化生產,甚至可以在太空、荒漠、戈壁、海島、水面、摩天大樓等非可耕地里進行作物生產。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智能LED植物工廠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省力,機械化程度強,產品安全無污染,營養價值大大提高,而且單位面積產量可達露地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據了解,該研發團隊歷經多年協同攻關,先后在植物“光配方”理論與方法及其LED光源創制、光-耦合節能環境控制、蔬菜營養品質調控以及基于物聯網的植物工廠智能化管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并實現了規模化應用,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荷蘭等少數掌握植物工廠高技術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