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不安分”的LED企業都流行起大玩“跨界”了。“收購”、“合作”、層出不窮;“雙主業”,甚至“多主業”,并行不悖。跨界究竟是馬踏飛燕,亦或馬失前蹄?是迎來發展的暖春,亦或是走進寒冬?
發展背景
1、行業發展驅使
近年來,LED行業產能急劇擴大,但產品同質化較為明顯,低端應用產品產能過剩嚴重,導致產品價格競爭局勢趨近白熱化。與此同時,伴隨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以及不斷攀升的用工成本,促使企業在力求從傳統行業以外發掘新的業績增長點。
2、有利可圖
盡管產品同質化和價格競爭白熱化令LED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但部分LED行業上市公司通過打造雙主業、拓展新領域,經營業績卻出現大幅改善。雷曼股份2015年收入3.81億元,同比下降3.99%,然而其體育行業營收0.38億,同比增長120.46%;鴻利光電2015年業績逆勢增長,其收購的子公司會計主體為公司貢獻不少業績;聯建光電2015年年報顯示,戶外廣告傳媒和公關服務收入已占聯建光電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3、政策助推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理念,對于led顯示屏行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近年來,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各大企業對垂直產業的并購乃至跨界轉型,已經形成了一股風潮。為了打破長期低利潤的尷尬局面,在市場洗牌中謀求生存和發展,LED顯示屏企業紛紛轉換發展思路,開始探索新的服務和盈利模式,相繼在運營差異化方面進行積極布局。
正反聲音
正方觀點:融合是必然趨勢
LED企業跨界,也是基于當前對行業的分析所做出的相應決策,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激烈,都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雖然LED產業還在發展之中,但是就LED產業的歷史與現狀來看,跨界會成為LED企業的一種發展趨勢,同時也成為企業積極拓展新利潤增長點的方式之一。LED企業不再局限于工廠式的自銷自營,而是不斷涌現出跨界合作,抱團共享、資源整合等新型營銷模式。未來的LED行業將不再是單打獨斗“打價格戰”,而是進入強強聯合的復合發展之路。
反方觀點:專注才能越做越精湛
整個行業里,上中下游都有各自細分的領域及產品,正因為在這樣一種細分領域里,每個LED企業精耕細作,才能夠研發出越來越多的技術精湛的產品??缃缱非蟠蠖拇蟀鼑问?,力爭面面俱圓,反而導致平均化而無特色,甚至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中立觀點:轉型效果有待觀察
直接從LED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這可能跟自身在LED行業的發展遇到瓶頸期有關。產業只要有利潤,就會存在相對過剩的問題,特別是在很多低門檻的領域。那些高技術、難以進入的行業,企業反而缺乏投資的熱情。面對這種情況,目前也沒有很好的化解方式,只能是通過市場競爭,讓一部分企業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雖然不少LED企業在跨界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布局,但都還在發展當中,成效如何還不是下定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