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2015年,國星白光LED的2835大平臺戰略,引領了行業白光LED器件的系列化與標準化發展理念。最近,國星對其白光LED宣傳報道的不多,這是為什么呢?國星白光封裝的發展理念又是什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國星白光的那些人和事兒。
國星光電在2005年開始做白光封裝,十幾年的積累,如今產品系列完備,全系列產品通過LM80測試,在可靠性、光色均勻性、高顯色性、批次一致性等方面均處于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
因此,也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國內前十大照明廠家幾乎都與國星有業務合作,國際一線照明企業也紛紛伸出橄欖枝,目前正深入探討項目落地事宜,客戶結構良好且穩定,并將持續深化。
的確,上述的每一條都可以策劃一篇漂亮的推廣軟文。可國星白光總不愿過多地在媒體上曝光,更多的是埋頭做事,白光事業部總經理趙森開玩笑地說:“我們白光的理念就是--低調深沉有內涵!”看似簡單的7個字,卻有著國星白光人自己的深意解讀。
關于低調--做產品低到塵埃
在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許多企業希望通過“走捷徑”,“找竅門”等方式尋找快速發展的道路,各種抄襲、山寨和劣質的產品在市場上大肆喧囂、橫行霸道。
2015年的LED市場,寒冬般的行業趨勢令許多中小企業難以維持,紛紛倒閉,整個行業都籠罩著一股壓抑的氣氛。有許多企業抱團取暖,尋求擺脫困境的方法,各種論壇、講座傳授著應對措施,但其實他們都忘了一個道理,一家企業最應該明白的道理:做產品沒有捷徑只有沉淀。
國星白光從初顯身手到今天國內白光封裝品牌的代表,一直堅持貫徹這條真理。在產品研發制造上,從器件選材、設備測試到工藝流程,白光團隊一直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提升、可改善的細節。在實驗室默默研發,對各種指標反復測試幾天幾夜是白光研發的“家常便飯”。
這一幕讓我記起了電影《葉問》里經典畫面:葉問在家里練樁,四周空無一人,只有他在木樁上靜心修煉,沒有喝彩、沒有掌聲。也正是因為心靜,心專,葉問才成為了武林宗師。
國星也一樣,通過這樣看似“傻”的孜孜以求的方式,國星白光LED在性能、指標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處于行業前列。
關于深沉--做技術深到精髓
除了“死磕”產品質量外,在技術方面,國星白光更是“從不知足”的“技術釘子戶”,高標準高要求的完美主義精神時不時把自己陷入“推翻-重來-再推翻-再重來”的循環中,為的卻只是十分輕微的小瑕疵。也許正因為這樣的“釘子戶精神”,國星才能將白光器件的顯色指數從行業普遍的Ra80提升到Ra90,甚至Ra97,并在防硫化方面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光色的均勻性、飽和性和一致性均具備顯著優勢,全系列產品通過LM80測試。
經過了十幾年的沉淀和積累,目前,國星白光LED訂單飽滿,客戶結構良好,在新技術方面,從EMC到CSP,從汽車照明到紅外/紫外照明,國星白光封裝正大踏步地往前邁進,真正的用產品開辟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閃亮天地!
其實,任何時候客戶最根本的需求是高品質的產品。浮世之下突破重圍或許就是這么簡單--回歸理性,拿出絕活!
關于內涵--做服務暖到內心
國星白光銷售辦公室一直掛著這樣一塊標語“不滿足于客戶滿意,要追求讓客戶感動,創造客戶的終身價值!”這不僅是白光人對實現客戶價值的長期追求,也是白光人服務客戶的行動綱領。
早些年,傳統照明向LED照明轉變的時候,很多傳統照明企業不懂LED,國星白光的研發、銷售一大幫人就住在客戶廠里,幫他們調設備、試參數,一待都是好幾周,幫助他們度過了關鍵的轉型期。如今當年的傳統照明企業成功轉型,并逐漸發展壯大,而國星依然是他們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這份選擇與信任,就是白光人最大的驕傲!
國星白光一直強調要做好客戶的“三員”:一是技術員,隨時隨地幫客戶解答的各類專業問題;二是服務員,借助國星的平臺盡心盡力地為客戶做好服務;三是消防員,特殊時期能第一時間幫客戶出謀劃策,解決燃眉之急。隨著市場越做越大,2016年,國星白光也在持續擴產,除了上述的“三員”,國星也要做客戶有更大供應能力的合作伙伴。
事實證明,國星白光對待客戶的態度與任正非不謀而合,任正非曾說:“做企業就是要對得起客戶,因為他們付錢養活你;就是要對客戶的需求有宗教般的信仰和敬畏,堅持把對客戶的服務做到極致。”
后記:
市場環境越復雜,越需要回歸理性。無論是做產品、還是做技術,只有腳踏實地,靜心以修,方能取得成功。今天,國星白光的收獲正是埋頭努力過后的榮耀,每一次產品的更新換代都是熱血奮戰的里程,每一次技術的突破升級都是日積月累的探索。相信在不久將來,“低調深沉有內涵”的國星白光定會躋身全球前列,向世界發出最強的中國之光!
欲知國星白光LED的功夫絕活,敬請關注后續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