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智慧照明 » 正文

共建智慧照明物聯網生態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6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作者:王美瀏覽次數:1917
   如今是跨界的時代,當LED加上互聯網、物聯網,照明產業就拉開了智慧的大幕,智慧照明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但目前智慧照明在技術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還剛剛起步,急需要跨領域的通力合作。
 
  2016年5月12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的“智慧照明物聯網技術沙龍”在北京召開,此次沙龍分為報告研討及專題研討兩部分,圍繞著智慧照明、智能家居生態發展、智能建筑、可見光通信技術等多維度的話題展開探討。
  科技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CSA秘書長吳玲,中科院半導體所副所長陳弘達,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成員、CSA智慧照明委員會主任張國旗,飛利浦照明中國和亞洲區戰略和創新部創新高級總監馮葉,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住宅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仲繼壽,華為物聯網關產品總監李安,中興通訊有限公司能源產品部方案總監王東旭,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徐正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陳雄斌,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江濤等不同領域、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專家及閃聯產業聯盟、復旦大學、萬達文化旅游規劃研究院、上海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澄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企業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此次沙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于坤山主持了此次沙龍的報告研討。
科技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CSA秘書長吳玲
  吳玲在致辭時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LED性價比越來越好,同時LED作為半導體具有可控、發光的特點,也是人機界面最好的材料。實際上,LED照明業界很早就提出發展智慧照明,并且我國“十三五”國家重點專項,也已經將智能照明作為示范工程納入其中。在物聯網技術發展快速,跨界、創新、融合的今天,智能照明意味著什么,要如何做,需要好好思考。目前無論是工程應用,還是用戶層面,都已有需求產生,而且從技術、產品到解決方案都已出現,國外企業已開始大力部署中國市場,在這種形勢下,國內的硬件、軟件,包括商業模式創新、標準工作如何推進等問題需要好好解決。此次沙龍來自照明、信息、通訊等不同領域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希望大家獻計獻策,一起為我國物聯網、智慧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
飛利浦照明中國和亞洲區戰略和創新部創新高級總監馮葉
  LED智慧照明的發展趨勢不可擋,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智慧照明發展提供了新的整合途徑。馮葉分享了智慧照明的發展趨勢以及飛利浦照明目前在創新、智能家居、辦公照明等方面的發展及布局。她表示,發展智慧照明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比如要與物聯網結合在一起;使用標準來統一減少不同系統相互協調的麻煩,以人為中心。智能照明最終不是以拿多少個手機來控制或者拿多少個應用程序來控制,而是能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直接用傳感技術探測,用智能處理系統直接處理,更多進入后臺智能處理的狀態。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 周軍
  “智慧”大勢下,智能家居從2000年以前的概念形成期到近兩年的生態圈構建期,整體受關注度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期。周軍分享了當前智能家居生態發展與趨勢,他表示,智能家居將呈現去中心化、場景化、服務連接,互聯網企業、設備商、運營商、集成服務商各歸本位等特征。

住宅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仲繼壽
  照明與建筑的關系密切,當前智能建筑的發展也很受關注,智能建筑不僅能提升室內環境健康性能,也能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和管理效率。沙龍上,仲繼壽帶來了當前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以及建筑照明的需求,他表示,在智能建筑中,可能的明裝照明系統會是扁平化的電纜、扁平化燈具、集成化智能傳感器等。此外,LED智慧照明的品質,比如健康照明等需要研究、傳播,也需要跨領域的融合與創新。

華為物聯網關產品總監李安
  從應用的角度來看,照明與智慧城市、物聯網的結合目前已經有一些試點或者部分應用,智慧城市的建設也為LED照明產業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其中,智能路燈似乎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的一大突破口,除了LED照明企業,在“智慧城市”的熱潮中,華為和中興兩大通訊行業巨頭也紛紛高調切入,在智慧城市的智能路燈照明上率先布局,備受關注。
 
  資料顯示,華為在今年3月份的CeBIT 2016上發布了首個多級智能控制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城市路燈照明這一行業應用為切入口,進入智能照明領域。其發布的解決方案,可以將城市照明路燈統一接入物聯網絡,基于GIS進行可視化管理,管理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每一個街區、每一盞路燈的狀態信息;通過應用靈活的照明策略,可以對每一盞路燈的開關狀態、照明亮度進行精準控制,實現按需照明。
 
  中興通信今年也對外公布了“BluePillar”智慧路燈方案作為其智慧城市戰略的重要落地點,該方案可以實現一個傳統的路燈桿,既是4G/5G基站,也是電動汽車充電樁,同時可采集氣象、環境、交通、安防等城市綜合信息,大屏幕戶外型LED屏幕還可提供便民信息及用于廣告運營。
 
  在此次沙龍上,作為用戶代表,李安介紹了華為照明物聯網解決方案,王東旭介紹了中興通訊BluePillar”智慧照明融合方案,牛江濤則帶來了城市路燈智能化的應用實踐分享及思考,這些既“前沿”又接地氣的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

中興通訊有限公司能源產品部方案總監王東旭

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江濤
  整體來看,在智慧城市的大系統中,路燈是其中一個端口,智慧路燈不僅是照明設施,也是智能感知和網絡服務的節點,節能照明、信息的采集與發布、信息傳輸、無線WIFI、基站、充電樁等多維度融合。不過,這樣功能集成的解決方案,意味著帶來全新的運營模式,也將帶來管理方式的變化,未來采用怎樣的管理方式還需要繼續探索。對于LED照明企業來說,除了做好產品,也要考慮如何與用戶更好地合作,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發揮自己的力量。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 徐正元
  應用的進步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比如未來無線網絡超大容量需求的情況下,會出現終端及業務爆炸式增長與頻譜短缺的矛盾,徐正元介紹了當前寬光譜信息傳輸技術的進展及難點,他表示,寬光譜在大容量信息傳輸、位置感知、抗電磁干擾、抗截獲等方面的優勢,需要結合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應用,進行跨學科交叉研究,半導體照明、通信、定位、成像、傳感等集成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 陳雄斌
  可見光通信技術備受關注,陳雄斌介紹了當前國內外可見光通信技術的進展,他表示,目前我國在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研究方面都在國際前列,可見光通信具有單點高速率、系統大容量、使用很放心等比較優勢,借助無處不在的LED,可見光通信未來有機會在很大程度上替代WiFi。從未來應用上來看,LED不只是照明,也將是信息傳播的載體,更好的滿足人類高速無線通信的愿望。

“智慧照明”專題研討
  值得關注的是,沙龍的專題研討部分,采用分會的形式,分別圍繞“智慧照明”和“可見光通信”兩大主題展開專題研討,其中“智慧照明”分會中,圍繞著“智慧照明:從硬件到數據還有多遠”、“智慧照明如何支撐智能家居發展”、“如何聯合推進示范項目”三大議題展開探討,圍繞以上主題,杭州海康威視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發展部高級咨詢師金展、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智能家居事業部研究所所長王曉東、北京易方通達科技有限公司CEO顧瑤瑤分別帶來引言報告。
 
  京東智能京東微聯智慧家負責人鄭翔宇、復旦大學光電源研究所博士楊方勤、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刁勤華、北京成意通控制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韋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王書曉等嘉賓以及來自雷士(北京)光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和竑炅源照明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參加了討論,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顧問鄭俊杰主持了此次分會。
 
  此次分會上,智慧照明目前的應用及運營存在的問題、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智能家居目國內外需求的不同,標準制定,智能樓宇照明現狀,LED照明在細分領域應用中比如博物館照明中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展開了充分的交流與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化城市時代,物聯網系統將成為基礎設施,作為視頻產品和內容服務提供商,具有大數據收集、應用、處理的優勢的海康威視,在以視頻業務為核心的同時,目標也指向智能制造,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沙龍上,金展分享了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痛點及建設模式、盈利模式等內容,并分享了物聯網平安城市的應用、關鍵技術,以及海康威視的案例等內容,給與會代表帶來了不少啟發。智慧城市建設中,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也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嘗試,在各種嘗試中,LED照明如何積極進入其中,是LED照明界在思考的問題,也還需要積極探索。

“可見光通信”專題研討會
  另外,可見光通信分會匯集了該領域的眾多專家,圍繞著“可見光通信核心器件需求及研發現狀”、“基于可見光通信的位置服務應用需求及技術現狀”、“可見光通信與信息家電及高速無線通信應用”、“可見光通信的應用突破”等四大議題展開討論,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趙麗霞、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霞、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院副主任鞏應奎、華策光通信總經理胡寧斗、復旦大學教授遲楠等專家帶來了精彩報告,中國科技大學大學教授徐正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陳雄斌主持了此次分會。專家們的報告涉及光源、探測器、定位方法,關鍵技術等幾大方面,多角度介紹了當前可見光通信技術的進展,并對未來可見光通信的應用突破做了充分的探討。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