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12日報導,正進行營運重整的夏普(Sharp)接受臺灣鴻海的援助、進行重建的可能性大增,而鴻海期望能和夏普合作,搶下蘋果(Apple)預計于2018年開賣的iPhone用OLED面板訂單。
據報導,鴻海計劃活用夏普龜山工廠廠區內閑置的廠房以及現有的設備確立OLED面板量產技術,之后計劃于2017年中期開始進行少量生產,且除了龜山工廠之外,夏普于2015年關閉的中小尺寸面板據點“三重第一工廠”也可能將重新啟用生產OLED面板;另外,鴻海/夏普共同營運的(土界)市10代面板廠也考慮量產電視用大尺寸OLED面板。
朝日新聞也于13日報導指出,鴻海收購夏普后的全球策略概要內容曝光,鴻海除計劃活用夏普面板技術搶下蘋果2018年開賣的iPhone用OLED面板訂單之外,也將透過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為夏普產品開拓新通路。
朝日新聞指出,據關系人士透露,鴻海已于臺面下進行調整,計劃于2018年開始量產OLED面板、并供應給蘋果,而鴻海原先規畫要單獨對OLED面板進行鉅額投資,不過目前則計劃將該鉅額資金轉作夏普的收購金以及夏普成長資金,而鴻海初期計劃投下500億日圓整備試作產線,之后則計劃砸下數千億日圓投資OLED面板;夏普目前已著手研發OLED面板的基礎技術、但苦無資金進行大規模投資,而鴻海雖擁有資金但技術面居劣勢,因此雙方合作將具互補效應。
產經新聞去年12月29日報導指出,鴻海、INCJ之所以爭搶夏普,主要是因為他們看好夏普的“氧化銦鎵鋅(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簡稱IGZO)”技術也能應用于OLED面板,最終目的是爭取蘋果(Apple)大單。
蘋果預計在2018年開賣的iPhone上開始采用OLED面板,而為了因應蘋果此種動向,iPhone面板供應商Japan Display Inc(JDI)、LG Display(LGD)早已表明將量產OLED面板。
LGD去年11月27日宣布將投資1.8兆韓元(15.6億美元),在首爾北部的坡州興建使用于智慧手機、電視的OLED面板新廠,并預計于2018年上半年內啟用。
Thomson Reuters報導,JDI目標2018年量產使用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OLED面板產品,JDI次世代研究中心主任瀧本昭雄1月22日在記者會上宣告,“將利用JDI優異的薄膜電晶體技術發展OLED面板,且將拚盡一切、目標2018年(將OLED面板)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