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省中心城市,一個新創企業承諾免費為城市實施LED路燈改造,當地政府沒出一分錢,而這個公司也沒有虧本,反而還賺了一筆錢。這是怎么做到的?這對創業者有何啟示?
20世紀后半葉,最偉大的科技進步是“互聯網的發明”,其重要性可與“蒸汽機”同列。她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模式,提振經濟增長,增進社會福利,重塑人類文明,是個巨大的“帕累托改進”,對創業者提供了無限的空間。老張今天想借一個創新案例談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問題。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創新點在于企業免費為城市實施LED路燈改造。為避免軟文嫌疑,恕不點明該企業名稱及其所在省域。我們知道,LED路燈具有環保無污染、耗電少、光效高、壽命長等特點,因此成為節能改造的最佳選擇。國家出臺了相關路燈改造政策,A城市及時響應,決定對路燈實施LED改造。

對政府而言,有兩個選擇,方案一:在市場上公開招標,需要出資數千萬元予以保障;方案二:M公司承諾,自己免費做這個事,但需政府賦予其投放路燈廣告的權利。對政府來說,第一反應肯定是選擇方案二,不花錢還能辦事,這多好!但政府也會想,企業“無利不起早”,M公司說得這么好,不會干什么壞事吧?它免費做這個,怎么贏利呢?如果M企業干壞事,那還是要小心點。
好吧,政府的解決方案就是,只要M企業不干壞事,那就選擇方案二。下面,我們分析一下M企業的贏利模式。
“補償轉移”:M公司的創新點
M企業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時代“補償轉移”或“多點補償”的原則。正如亞當·斯密240多年前所講,現代經濟理論的基石就是“供給和需求”、“買方和賣方”。上帝那雙“看不見的手”通過價值定律,來影響“理性人”的決策。在傳統交易中,交易只涉及“買方和賣方”,交易過程中錢貨兩清,我們可稱其為“兩點補償”。在互聯網時代,如果僅從兩個相關方看,經常會發現服務是免費的,甚至還有贈品。要想看清一個商業模式,需要不斷的擴大交易相關方,直到找到各利益相關方在商業模式中的對價方式,才能掌握各方的真實成本和收益。這種多于兩個參與方的交易模式,老張暫稱其為“轉移補償”或“多點補償”。下面我們用LED路燈案例來分析“多點補償”。
1M公司的補償1——廣告收入
作為市場上的企業,M公司是要贏利的。她雖沒要求政府支付貨幣對價,但她要求獲得在LED路燈上打廣告的權力。這時,M公司只需要找到廣告需求方就可實行價值補償。在這個真實的案例中,僅廣告收入一項就覆蓋了M公司的LED路燈改造成本還略有盈利。
如圖所示,完整的價值補償需要三方參與,政府是“路燈改造”購買方,M公司是“路燈改造”供給方,投放廣告企業是真正的價值補償方。如果簡單從貨幣交易看,城市政府和M公司的交易不符合經濟學邏輯,只有廣告參與方加進來,這個交易才是合理的。這是典型的“補償轉移”或“多點補償”。
在這里,還有一個新制度經濟學的概念——“產權”。政府擁有“在路燈上投放廣告的權利”,并將其賦予了M公司,這是典型的產權交易,產權是有價值的,無論你用與不用,這在以前可能被忽略了。但是,現在對政府來說卻是一種價值發現,無論如何,政府不花一分錢就能更換LED路燈了。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

2M公司的補償2——數據補償
善于互聯網思維的M公司還想到了另一個價值補償點,就是在城市LED路燈上安裝攝像頭,采集路燈周圍的視頻信號,并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信息整理,并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銷售這些數據,獲取收入。
通過路燈視頻,結合日漸精確的人臉識別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等,M公司可以獲得諸多信息:人員流量;時段人流量;汽車流量;某地市場繁榮程度;某地富裕程度;車輛品牌和價格信息;精準人員鎖定等等。這些都能產生商業價值,并應用于網店選址、社會調查、人員分析等等方面。
以網店選址為例,對商家來說,在什么地方開設店鋪,對于贏利至關重要,而路燈對于整個城市來說,可以說是遍歷式分布,它們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通過路燈采集的周邊客戶流量信息,掌握客戶在不同時段的流量信息,對于商家選擇物理店鋪的位置無疑具有極大的價值。
互聯網眾籌:創業者的選擇
發現了上述市場機會,假如M公司的創始人沒有啟動資金,他應該怎么辦?如果M公司不具備說服政府的能力,政府不相信其實力和能力,該怎么辦?在互聯網時代,創業者有了新的選擇——互聯網眾籌。

首先,他可以實行股權眾籌。如果M公司的創始人只有一個“idea”,沒有資本,那M公司怎么去籌資改造路燈?現在看來,互聯網股權眾籌是個行得通的辦法,公司創始人通過說服有實力的天使投資人,獲得領投資金,并共享領投者的社會資本,同時,通過說服普通投資者,獲得股本資金,這就解決了創業資金不足的問題。
其次,產品眾籌也是個選擇。如果M公司有成熟的企業架構和生產能力,缺少流動資金,M公司可以利用產品眾籌的模式,通過路燈廣告的預售,提前獲得初始資金,保障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
再者,還可以嘗試互聯網眾包。如果M公司沒有生產能力,而LED路燈改造項目技術上非常成熟,產品也是標準化的,M公司的創始人可采用互聯網眾包的模式,把整個LED路燈改造的項目,通過互聯網發包,由多個企業共同完成。
這個真實的案例說明,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的設計和贏利模式的發現已發生重大變化,互聯網讓商業模式創新變得多種多樣,創業者必須摒棄傳統的思路,學會從“多點補償”等方面,尋找新的創業機會。也就是說,創業者要著眼全國或全世界來開發互聯網時代的金礦。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也許沒那么糟,也許只是需要人類改變某種觀念,改變某種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