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彩電行業不太好過,在互聯網電視沖擊、行業瓶頸懸而未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各大彩電廠商紛紛轉型以求破解“寒冬”之困。部分廠商選擇在內容上推陳出新,也有的選擇探索一條全新的道路,希望迎來電視行業的徹底變革。在眾多顯示技術的角逐中,OLED被越來越多的人寄予厚望。
2015年行業兩大巨頭創維和康佳,率先宣布開始或即將量產4K OLED電視。值得注意的是,量產也意味著價格下落,相比于幾年前5萬-6萬元的價格區間,國產大尺寸4K OLED電視的價格已經在3萬元以內。
除了電視廠商開始有大動作,一直積極推廣OLED技術的韓國面板制造商LG Display也在不遺余力地發展OLED產業。9月,LG Display召開OLED巔峰盛會,LG Display聯合LG電子、創維、康佳、長虹、海爾、蘇寧、國美等近30家彩電業上下游產業鏈和研究機構協力打造“OLED市場陣營擴大化”。這大大加快了OLED電視的普及速度。此外,也有消息稱,LG Display還計劃投資87億美元建立全球最大OLED研發廠,加碼大尺寸OLED屏。
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15-2019年,OLED市場將以93.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作為整機廠商創維方面也表示,2016年僅僅創維一家的OLED電視銷量就可增長10倍,最遲到2019年,OLED產品將替代液晶電視,成為彩電市場的主流。
事實上,OLED的崛起有一定道理。在電視行業中,CRT被視為第一代電視顯示技術,LCD被視為第二代技術,而在更多人看來,OLED將是引領產業變革的第三代顯示技術。目前OLED并不局限于電視行業,事實上,OLED技術早已在智能手表、手機等小尺寸電子設備上成熟使用。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尺寸OLED也取得突破。同樣是基于自發光帶來的優勢,OLED屏幕不僅能做到1毫米以內的極致超薄,還能夠實現卷曲、折疊、透明、雙面顯示等未來顯示形態。
對于OLED的未來趨勢,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亞斌表達了肯定的態度。他認為,當前OLED憑借獨立自發光特性和柔性可卷曲的材質,代表了彩電進步的方向。中國企業必須正確理解產業發展趨勢,不能因為暫時不具備產業鏈優勢就否認OLED技術的先進性及其代表的發展趨勢。
有關專家認為,OLED已經被公認為下一個時代的電視顯示技術,是由技術本身的先進性決定的。好比液晶對CRT的替代,OLED也將實現對液晶的替代,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規律。如今,彩電行業已經走到LED液晶和OLED的交界地帶,再往前走一步,LED液晶時代就將結束,OLED時代就將到來。(記者 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