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燈王”佛山照明第一大股東易主。在佛山照明與原股東歐司朗“分道揚鑣”后,具千億資產背景的廣東國資委監管的國有獨資企業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晟”)用超26億元接盤,佛山照明 一舉“嫁入”國資“豪門”。而此后數日,佛山照明原9名董事“抱團”提交辭職信引發關注,也讓業界揣測紛紛。
其實,今年以來,佛山照明的股市表現并不盡人意,其營收和凈利潤同比明顯下滑,加上深陷索賠糾紛,它的這個“年關”顯得并不太好過。而今,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已經靠上“國資” 這棵“大樹”的佛山照明,是否意味著“好乘涼”?
佛山照明作為老牌上市佛企,其發展一直為本地股民關注。曾有禪城股民曾伯對記者稱,其從上世紀90年代佛山照明上市開始就關注、買入佛山照明的股票,也一度依靠佛山照明的紅利在禪城買了房。然而近幾年,公司創始人以及歷任高管同時涉及內幕交易,連番打擊了佛山照明連年的驕人業績。曾伯說:“現在佛山照明不景氣,我們除了經濟上的損失,更是為本土企業的發展停滯不前而痛心疾首。”
在記者對佛山本地股民的采訪中,有股民提出,佛山照明大股東易主和董事會的“大換血”,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誰“接棒”佛山照明董事顯得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新的人選究竟能給佛山照明帶來什么。有業界人士認為,廣晟的資本加上佛山照明的市場以及廣晟此前收購國星光電的技術,佛山LED產業有望走向大整合之路,佛山照明也有望開始新一輪的發展。廣晟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偉到佛山照明視察時也表示,廣晟入股佛山照明,對雙方來說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然而對此,業界人士并不這么樂觀。如今,照明行業處于轉型變革時期,利潤空間下滑有目共睹,而目前國內LED品牌競爭力不足也是不爭的事實。佛山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表示,在目前的國內LED市場中,中國各大品牌占有份額均不足5%,還沒有一個引導品牌在國內市場有分量。吳育林直言不諱地指出,佛山照明走的是同類產品的“價格戰”,能持續多久,尚未可知。
無疑,廣晟入股后,給佛山照明帶來技術、資本等多重優勢資源,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有利于全產業鏈的整合,佛山燈具產業也有望以此為契機走上全產業鏈整合發展之路。 “但組合拳該怎么打、資源該怎么錯位整合,能否產生1+1>2的效應,還需要對廣晟的決策和投資進行觀察才能考量。”吳育林如是說。
企業決策人的思路定位對企業發展命脈至關重要。從本次即將進入戰略決策核心層的候選人名單來看,擁有科班背景及企業管理與運營經驗的“廣晟”家族成員無疑被寄予厚望。由此觀之,“嫁入”家底厚實的廣晟的佛山照明要給佛山股民帶來新驚喜,仍需自強,依托決策層進行明晰的戰略定位及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創新,方可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