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廣受市民關注的延安東路隧道大修進展順利,記者昨天從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隧道北線大修施工已近尾聲,將于下周末提前通車,大修施工作業面將同時移至隧道南線。屆時,社會車輛通行繼續延用“浦西往浦東方向單向通行”的交通組織方案,浦東往浦西方向仍然封閉,浦西往浦東方向的車輛由隧道南線改為隧道北線通行。
今年3月14日,延安東路隧道北線封閉實施大修,此次大修主要內容包括防水堵漏、結構改建、裝飾裝修、道路工程、機電設備管線拆舊換新、通風和給排水、消防與監控系統升級等項目。目前隧道北線工程基本完成,正在進行通車前的準備工作。
自上而下完成全面翻新
昨天,記者從浦東入口步入延安東路隧道北線,看到整個隧道內部自上而下已經完成了全面翻新,隧道兩側墻面搪瓷鋼板已基本安裝到位,剛攤鋪好的瀝青路面泛著黑亮的油光,還沒有劃上標線;隧道內的照明系統經過重新設計,LED燈具已全面上線。
據路政局道路建設處副處長商國平介紹,大修后的隧道北線管壁頂部運用全新防火涂料噴涂,同時消防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整個通風系統也改造為全縱向通風模式。
隧道頂部采用了防火噴涂。據悉,由于延安東路隧道北線當初在建設時采用的是網格式盾構推進,隧道頂部的管片呈現錯臺格局,因此使用防火涂料對隧道頂部進行防火噴涂,使大修后的隧道整體感觀更為適宜,不僅有助于提高隧道防火能力,更便于日后養護單位對隧道檢測的精確定位與檢修。
通風系統由橫向改為全縱向。隧道北線原為全橫向、下送上排的通風方式,陳舊的老風機不僅能耗較大而且無法監控,大修后將隧道北線橫向通風系統改為全縱向通風,采用噪音低、能耗小、體積輕便的新型射流風機,進行了設備提升。
LED照明效果更佳
燈具更換為LED節能燈。延安東路隧道原有的基本照明、加強照明和設備用房照明配電裝置及燈具老化嚴重,大修前南、北線隧道的應急照明已不能滿足運行要求,照明控制系統只能通過人工手動操控。本次大修對整個照明控制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采用了LED燈具,照明效果好,還更加節能,同時隧道內還增加了疏散引導照明系統。
兩側墻面安裝搪瓷鋼板。原來隧道北線、南線側墻均采用“釉面磚+搪瓷鋼板”的裝修風格,隧道內的釉面磚時有脫落或損壞的情況,影響美觀。此次大修采用白-灰漸變色搪瓷鋼板作為隧道的兩側墻面,色彩更為柔和,增強了隧道視覺舒適度,也減少養護維修成本。新增泡沫-噴霧聯用消防系統。據悉,延安東路隧道北線采用的消防系統由消火栓系統、固定式水成膜泡沫滅火系統以及滅火器系統組成,隧道南線的消防系統采用了消火栓系統和滅火器系統,江中段局部采用了水噴霧系統。本次大修新增了泡沫-噴霧聯用系統,并對原有設備進行換新,實現消火栓系統、泡沫-水噴霧系統的聯動。
路面重新進行瀝青銑刨加罩。延東隧道是聯系浦西、浦東兩岸交通中最繁忙的隧道之一,如今的交通流量已遠超當初建設時期的設計流量,由于隧道長期處于超負荷運營的狀態,隧道路面瀝青老化、病害增加。本次大修除了對隧道的結構實施修補、加固以外,對隧道內的路面進行銑刨,重新加罩嶄新的瀝青路面,大大提高了路面平整度與行車舒適度。
先進施工技術提升效率
商國平表示,本次延安東路隧道大修工期緊、任務重、環境要求高,為做到有效利用空間,縮短封交時間,上海城建路橋集團“技術攻關小組”通過對國內外類似工程的調研及專家咨詢,改進集成了“鏈鋸”、“液壓升降移動臺車”、“鴨嘴鉗”快速拆除機械設備,并通過場外模擬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高效實用性,最終形成了風道板快速拆除施工的新方法,極大地縮短了工期。
由于隧道建成運營多年,隧道內部的附屬設施粘附了厚厚的積灰,傳統的拆除作業,通常會產生大量粉塵。施工方通過研究論證,研發了一套環保高效的除塵措施,采用“三級除塵”設計思路,將粉塵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此外,上海城建路橋集團通過模擬施工,在施工籌劃期進行碰撞檢查,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縮短了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