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五月,已是驕陽似火,熱的不止天氣,“創新”、“智能”、“信息化”等年初伴隨著“兩會”被熱議的關鍵詞,隨著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也再掀熱潮,氣氛繼續UP。
從美國的“再工業化”,到德國高舉“工業4.0”,再到日本的“產業回流”,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味道愈發濃厚。科技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就像有人說的“制造業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各國技術創新的主戰場。同時,制造業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
《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立足國情、立足顯示,力量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還提出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先不論這一行動綱領會給各行各業帶來怎樣的變革,但無論制造領域是哪個或哪些,未來的發展,信息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實在忍不住又想到了光和我們的LED照明。可見的光可以做什么?可以讓我們“看見”,只能如此嗎?當然不是!信息化時代,照明也可以大有作為。
當前,LED智能照明大勢所趨,發展如火如荼,可見光通信技術也邁出了前進的步伐,方興未艾,利用可見光波譜(如LED燈泡發出的光)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具有不占用頻譜資源、無處不在、無電磁干擾、節約能源等優點。可見光通信的出現,使光加入了信息“使者”的行列,可見的是光,不可見的是信息。
與此同時,基于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室內定位等應用也逐漸發展起來,在商業服務、智慧城市基礎技術設施等方面大顯身手,比如在停車場可以實現一鍵找車,在展覽館等場所實現實景地圖,在礦井等重點安防場所,可實時確認礦井下工作人員的位置,也為救援提供有效的位置信息等。
值得關注的是,可見的光背后除了有信息,還應該有健康。不論技術如何發展,更好的滿足人的需求都是題中之義。光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除了視覺,光還在生理和心理上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以人為本的健康光環境廣受關注。
發展不能止步不前,要發揮LED的優勢,營造更加安全、健康、舒適、高效的光環境,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自然、美好,還有很多的研究工作要進行,也還需要照明人加油努力,前路漫漫,但可與美好相遇。——《半導體照明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