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于辦公室寫作、打字、閱讀時,建議至少使用500lux照度的照明;在臺灣地區(qū)則對辦公室環(huán)境光線照度無強制規(guī)定。飛利浦收集相關研究資料發(fā)現(xiàn),目前的照明條件對于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勞工而言明顯不足。
飛利浦可打造出高度節(jié)能的個人化照明。 飛利浦/提供
隨著年齡增加,雙眼生理也會隨之變化,45歲后,近距離視力會逐漸退化。研究顯示,60歲的人需要比 20歲者高2至5倍的照明,才能看到相同程度的細節(jié),更不用說專注度上的差異。飛利浦照明首席科學家Bianca van der Zande博士表示:“大家常因為頭痛和疲勞而請病假,這些癥狀可能由許多潛在因素造成,其中一項很可能是工作環(huán)境照明不佳,導致眼睛長期疲勞而引起。照明不足可能導致視覺不適、頸部疼痛、頭痛、倦怠,最后甚至可能需要請病假。”
此外,不是只有專注度與工作績效需要被考量,在相同照明下,一名員工可能專注度大幅提升,但另一名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受到影響。一份2011年的實驗室研究證實,工作專注需求照度1000lux ,但要增進創(chuàng)意思考便需要考量調光照明。
飛利浦曾在2013年進行一項調查,以可調式桌燈測試人如何根據(jù)個人偏好調整亮度與色溫。其中約90%的人表示視覺上看得更清晰、眼部最舒適、能看到更微小的細節(jié),并且視覺對比獲得改善。能依個人喜好來調整自己工作場所的照明條件,也和工作心情愉快、照明品質評分改善及環(huán)境滿意度呈現(xiàn)正相關。由于個人偏好差異大,讓每個人自己控制其實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讓大家有機會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照明。
飛利浦乙太網路供電的連網型辦公室照明,能提供個人化的照明,卻不會增加雇主成本與碳足跡。連網型照明系統(tǒng)使用與電腦相同的電纜,照明成為網路上的一項裝置,辦公室員工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來控制與設定個人空間的照明偏好。
想像一下,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程式,輕輕一滑,就能調整正上方的照明。飛利浦的連網型辦公室照明系統(tǒng)讓使用者依照個人喜好改變照明設定,可選擇高亮度來提振精力,或使用低亮度來促進創(chuàng)意思考。此外,系統(tǒng)還能記憶使用者個人偏好。
智慧型手機與天花板照明間的溝通,運用飛利浦開發(fā)的專利技術,在每個燈具中內建無線通訊存取點,每個照明點有各自的IP位址。飛利浦照明的全球系統(tǒng)主管Jeff Cassis表示:“這是物聯(lián)網在辦公室的延伸應用。身為全球照明領導廠商,我們研發(fā)如軟體式工具控制臺,便于直覺設定及操作系統(tǒng),為員工打造出高度節(jié)能的個人化照明,并提供建物管理人有用的即時資料。所以我們可以成為連網型照明系統(tǒng)的重要合作夥伴,提供客戶照明與照明以外的價值服務。”
臺灣飛利浦照明事業(yè)部市場協(xié)理彭筱嵐指出,飛利浦的辦公室乙太網路供電 (Power-over-Ethernet,PoE)技術預計在2015年下半年引進臺灣,為其揭開PoE序幕,是創(chuàng)新PoE照明解決方案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