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這個名詞是越來越火了,在新電商時代下,面對各種生意的越來越難做,作為一個要跨出去的LED照明企業,在互聯網時代,O2O的火熱催促之下,面對新電商的LED照明燈具市場,有哪些法則需要注意,有哪些法則甚至可以好好地拉你一把的呢?羅列出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法則1:得“屌絲”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多抓住了“屌絲群體”、“草根一族”的需求,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長尾市場。現在的人越來越“口是心非”,口中自稱屌絲,骨子里卻希望自己是“白富美、高富帥”,并且希望別人也這樣認為。這樣的人群,占據了國內網民的絕大多數的比例。毫不夸張地說,“屌絲”人群喜歡的,等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只要你在中國做互聯網,就必須重點關注。
例子:QQ、百度、淘寶、微信、YY小米的成功,無一不在證明:得屌絲者得天下,互聯網上它稱霸。
法則2:兜售參與感與粉絲經濟
屌絲們在乎的其中一樣東西就是參與感,那不妨將“傳遞參與感進行到底”:讓用戶參與產品開發。一種情況是按需定制,商家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即可;
例子:海爾的定制化冰箱
另一種情況是在用戶的參與中去優化產品,參與品牌傳播,這屬于粉絲經濟。通過制造粉絲,讓粉絲的自發地推動一切,因為粉絲不僅僅是用戶,他們對品牌是“熱愛”的,其中不乏有些是狂熱的癡迷者,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因為喜歡,所以喜歡,喜歡不需要理由,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
例子:電影《小時代》,時光網上評分低于4分,但票房卻累計超過7億,正是得益于郭四娘的大批忠粉。
法則3:用戶體驗至上
好的用戶體驗,應該從細節開始,并貫穿于每一個細節,這種細節能夠被用戶有感知,且要超出用戶預期,給用戶帶來驚喜,也就是課堂上經常提到“令人尖叫的”那種程度,讓用戶從“進門”——“下單”——“收貨”——“收貨后”一路倍兒爽!
例子:雕爺牛腩、三只松鼠、阿芙精油……
法則4:聚焦,少即是多
中學時期有個物理實驗,用凸透鏡把陽光的熱量進行聚焦所積累的溫度能令紙燃燒,這就是聚焦的威力。如果沒有那塊凸透鏡,就算把紙放到再猛烈的太陽底下也不可能燃燒。企業的產品也好、品牌的視覺也罷,在眼花繚亂、難做抉擇的今天,都要學會聚焦,少即是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給消費者購買的理由,一個已足以。越簡單,越容易傳播。
例子:凡客、RoseOnly等(凡客將SKU由19萬個狠砍至300個,把戰略單品聚焦在當年起家的“襯衫”,獲得再次成功,定位高端的RoseOnly給了消費者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凡這家花店出品的花一生只能送一人。)
法則5:打造可快速迭代的戰略單品
極致的產品會說話,極致還可迭代的產品不僅會連續說話,還會“傳染”使用它的人為它說話。
用極限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第一,“點要抓得準”(痛點,癢點或興奮點);第二,“人要逼得狠”(把自己的能力發狠開發到極限);第三,“事要盯得緊”(得一極致產品人得天下)。
通過對用戶需求、反饋的持續關注,對“極致產品”再進行微創,以更貼近用戶快速更新的需求,哪怕只有一個點。你永遠不會知道,很多個點疊加后在什么時候就立即可能引爆了。
例子:360殺毒軟件、微信(龍哥也是喜歡把自己往死里逼的人啊)……
法則6:服務及營銷
直接舉兩個例子吧。
阿芙精油:課堂上提得最多的除了它的價值主張,就是它的服務了。它的首席驚喜官,每天都在用戶留言中尋找潛在的“意見領袖”,并給對方寄出驚喜包裹,請設想一下這位“意見領袖”收到后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海底撈:吃過的朋友均反應其實口味還好,出名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它的服務,每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有關海底撈的分享都是員工如何體貼入微、制造驚喜,自然口碑就傳開來了。
法則7: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這個已不再是秘密,而演變成一種模式:基礎免費,增值收費;短期免費,長期收費。用免費策略爭取、留住客戶,表面免費,其實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小提示: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選擇免費策略,因產品、資源、時機而定。
例子:360殺毒軟件,迅雷、淘寶……
法則8:認準就要堅持到底
量變產生質變,必須要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幾乎所有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這種質變往往會給該公司或者產品帶來新的“商機”或者“價值”,這是互聯網獨有的“奇跡”和“魅力”。認準了,就開始你的“持久戰”吧!(明天很美好,所以,堅持住挺過今晚)
法則9:利用社會化媒體,口碑營銷
社會化媒體應該是品牌營銷的主戰場,口碑營銷的鏈式傳播速度非常之快。口碑營銷不是自說自話,一定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用戶的方式和用戶溝通。
例子:小米、T-Watch手表(該品牌專注于朋友圈,通過10條微信,100個群,引起3千多人轉發,單日預售18698只)
法則10: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用戶在網絡上一般會產生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沉淀,有助于企業進行預測和決策,大數據的關鍵在于數據挖掘。海量用戶和良好的數據資產將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一切皆可被數據化,企業必須構建自己的大數據平臺,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法則11:你的用戶都是有獨特個性的人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營銷策略和計劃應該更精準,要針對個性化用戶做精準營銷。
例子:銀泰網(一上線立即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會員賬號,并百貨等地鋪設免費WiFi,客戶一旦使用,它可根據后臺數據一一呈現,如客戶的逛街喜好,并分析購物行為等習慣,實現商品和庫存的可視化,并達到與用戶之間的溝通)
法則12:善用現有平臺
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當你不具備構建生態型平臺實力的時候,那就要思考怎樣利用現有的平臺。
馬云說:“假設我今天是90后重新創業,前面有個阿里巴巴,有個騰訊,我不會去向它挑戰,因為我今天我的能力不具備,心不能太大。”
例子:在淘寶天貓開店的眾多商家。
法則13: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臺
互聯網巨頭的組織變革,都是圍繞著如何打造內部“平臺型組織”。“他組織”永遠聽命于別人,“內部自組織”是自己革自己的命,自我創新。
例子:海爾(讓員工成為自己的CEO)、阿里巴巴25個事業部的分拆、騰訊6大事業群的調整,都旨在發揮內部組織的平臺化作用。
法則14:用互聯網思維,大膽顛覆式創新
不論是傳統的照明企業,還是插手互聯網的新興LED企業,都要主動擁抱變化,大膽地進行顛覆式創新,這是時代背景的必然要求。一個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個跨界的人,能夠同時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匯點上找到自己的坐標。一個真正厲害的企業,一定是手握用戶和數據資源,能夠縱橫捭闔敢于跨界創新的組織。你不敢跨界,就有人跨過來打劫;你不跨界,就有人讓你“出軌”。